[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流回路控制的人体信道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3502.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王蔚昊;田梅;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3/00 | 分类号: | H04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流 回路 控制 人体 信道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回路控制的人体信道通信系统,用于可穿戴式或植入式设备的通信。本发明系统的能量发送设备包括与体组织接触的一对电极和信号源,能量接收设备包括与体组织接触的另外一对电极、开关器件和负载,能量发送设备通过一对电极向能量接收设备传递能量,能量接收设备通过一对电极接收能量,形成一个能量传输电流回路,通过能量接收设备的基带数字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开闭,对能量传输电流回路进行切换,进而实现能量接收设备向能量发送设备的数据通信,可以节省硬件开销、降低系统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信号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回路控制的人体信道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穿戴设备采用无线的方式或有源人体信道通信的方式,例如2016年1月发布在Nature期刊的“Fully integrated wearable sensor arrays for multiplexed insitu perspiration analysis”一文,采用蓝牙的方式实现可穿戴设备的通信,功耗比较大。又例如,在2019年2月发表在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期刊的“A Low-Power Compact IEEE 802.15.6Compatible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With Digital Sigma–Delta IIR Mask Shaping”一文,采用有源人体信道通信的方式,发射机的功耗为3.52mW。传统的植入式设备采用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的方式,来实现植入式设备和体外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在2019年4月发表在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Circuits的“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Up To 94-mW Self-Regulated WirelessPower and Up To 5-Mb/s Reverse Data Over a Single Pair of Coils”一文采用电感耦合对植入式设备进行近场通信。又例如在2008年11月发表在IEEE Biomedical Circuitsand Systems Conference的“A Fully Integrated DPSK Demodulator for High DensityBiomedical Implants”中需要一个复杂的收发机电路,功耗达到8.4mW。可以看出,这些传统的可穿戴和植入式通信方法硬件开销大、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回路控制的人体信道通信系统,减小硬件开销、降低通信功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电流回路控制的人体信道通信系统,包括能量发送设备和能量接收设备;所述能量发送设备包括与体组织接触的一对电极和信号源;所述能量接收设备包括与体组织接触的另外一对电极、开关器件和负载;所述开关器件连接基带数字信号产生电路;所述能量发送设备通过一对电极向能量接收设备传递能量,能量接收设备通过一对电极接收能量,形成一个能量传输电流回路;基带数字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开闭,对能量传输电流回路进行切换,进而实现能量接收设备向能量发送设备的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发送设备还包括连接在信号源与电极之间的阻抗匹配网络,使信号源的能量能够无损失地传输到电极上。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发送设备还包括连接在电极与阻抗匹配网络之间的双工器,用于隔离供电信号和通信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发送设备作为发射端,所述能量接收设备作为能量的接收端,信号源发射的功率加载在能量发送设备的一对电极上,供电的电流经过人体组织,能量接收设备的一对电极接收功率信号,形成能量传输电流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