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0211.6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处理系统 高浓度废气 处理工艺 高空排放 蓝藻藻泥 排气筒 废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处理技术 活性炭吸附塔 光催化氧化 化学洗涤塔 耐冲击负荷 多重组合 集中排放 强化处理 生物滤池 顺序处理 工艺流程 能力强 异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废气依次经过化学洗涤塔、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系统、活性炭吸附塔的顺序处理后经过25m排气筒高空排放。高空排放的废气各指标均优于《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中25m排气筒集中排放标准。本发明处理工艺流程多重组合、强化处理、适用范围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至今,江苏省为治理太湖水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蓝藻仍在年年泛滥。为了消除蓝藻腐烂对水质的污染,将蓝藻打捞后处理处置是最直接、安全、有效的应急与治理方法。但打捞出来的蓝藻藻泥极易腐烂,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释放至周围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对居民生活造成的较大的影响。
蓝藻藻泥废气具有强烈的恶臭气味,主要由藻类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有机质分解产物构成。致臭藻类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直接致臭物质(土臭素(GSM)、2-甲基异莰醇(2-MIB)、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等)和无臭的致臭物质前体物(棕榈酸、亚油酸等),致臭有机质分解产物包括腐烂藻类生物体的分解产物(NH3、H2S、二甲胺、二甲二硫、二甲三硫及二甲四硫等)。蓝藻藻泥废气污染物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目前国内关于蓝藻藻泥废气处理工艺的研究鲜有报道。
因此,本发明针对蓝藻藻泥废气的性质,提供一种适用于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其用于处理蓝藻藻泥释放的高浓度恶臭气体,降低其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碱洗塔、酸洗塔、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系统、活性炭吸附塔和引风机;所述碱洗塔与酸洗塔连接,酸洗塔与生物滤池连接,生物滤池与光催化氧化系统连通,光催化氧化系统与活性炭吸附塔连通,活性炭吸附塔与引风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光催化氧化系统由紫外光发射装置和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组成。
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1)蓝藻藻泥废气经密封罩收集后输送至本工艺预处理单元化学洗涤塔,包括碱洗塔和酸洗塔,通过先碱洗后酸洗去除废气中一部分的氨、乙苯、硫化氢等污染物。
(2)经步骤(1)处理后的废气进入生物处理单元——生物滤池,经过微生物综合处理后,有效去除废气中甲硫醇、二甲二硫、2-甲基异茨醇、二甲基三硫等其它复杂成分。
(3)经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光催化氧化系统,首先经过除雾器降低废气湿度,然后通过光催化氧化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系物、硫化氢、硫醇类等污染物。
(4)经步骤(3)处理后的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废气中残留的有机组分、微生物、细菌等,确保处理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进一步地,步骤(1)中碱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20%-25%的碱性溶液,流量为140-180kg/d,进气浓度为10000,停留时间为2-3s;酸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35%-40%的酸性溶液,流量为1300-1485L/d,进气浓度为9000,停留时间为2-3s。
进一步地,步骤(2)中生物滤池(3)具体包括预洗池、处理池和除雾器,处理时间为20-30s。
进一步地,所述预洗池中设有喷淋系统以加大臭气湿度,设有多面空心球以提高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OCs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宽负荷脱硝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