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耳机、语音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9195.9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斌;唐强;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5;G10L21/0208;G11B20/10;H04R1/08;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耳机 进行 语音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麦克风接收F音频数据;识别所述F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语音唤醒词对应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F音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本申请提供的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将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进行合并识别,确保在进行语音识别唤醒词时不会丢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耳机、语音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进步,语音控制技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的语音助手产品,例如苹果公司的Siri,谷歌公司的Google Assistant,微软公司的微软小冰等。这些语音助手产品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中,或者安装在智能音箱、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中,通过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语音助手在使用中基本都是先检测到人体振动再打开MIC的录音,然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在进行语音识别唤醒词时,会有部分词被丢失,造成识别的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耳机、语音识别装置,以解决语音识别唤醒词时被漏掉一部分声音使得识别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麦克风接收F音频数据;识别所述F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语音唤醒词对应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F音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用于接收F音频数据;第一缓存,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电连接,用于缓存所述F音频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一缓存电连接,用于识别所述F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语音唤醒词对应的数据信息及向所述第一麦克风发送接收所述F音频数据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的F音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F音频数据;第一缓存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缓存所述F音频数据;执行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一缓存单元,用于识别所述F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语音唤醒词对应的数据信息及向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发送接收所述F音频数据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F音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耳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通过第一麦克风接收F音频数据,进而识别F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语音唤醒词对应的数据信息,该F音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将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进行合并识别,确保在进行语音识别唤醒词时不会丢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第一麦克风接收F音频数据,第一缓存存储F音频数据,进而通过处理器识别F音频数据中是否含有语音唤醒词对应的数据信息,以此来判断是否向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地,该F音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至第一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第一麦克风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将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并缓存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进行合并并发送至处理器识别,确保在进行语音识别唤醒词时不会丢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