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聚合物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8170.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信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海川;张泉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性 乙烯聚合物 纤维 脉冲核磁共振 自由感应衰减 强度保持率 耐磨性 耐蠕变性 回波法 弛豫 拟合 近似 | ||
1.一种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
在通过使用下式1对利用脉冲核磁共振(NMR)的固体回波法测定的90℃下的乙烯聚合物纤维的自由感应衰减(M(t))进行拟合而近似为运动性最低的成分(α)、运动性居中的成分(β)和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这三种成分的情况下,
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组成分数为1%以上且10%以下,
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弛豫时间为100微秒以上且1000微秒以下,
M(t)=αexp(-(1/2)(t/Tα)2)sinbt/bt+βexp(-(1/Wa)(t/Tβ)Wa)+γexp(-t/Tγ) 式1
α:成分(α)的组成分数(%)
Tα:成分(α)的弛豫时间(毫秒)
β:成分(β)的组成分数(%)
Tβ:成分(β)的弛豫时间(毫秒)
γ:成分(γ)的组成分数(%)
Tγ:成分(γ)的弛豫时间(毫秒)
t:观测时间(毫秒)
Wa:形状系数(1<Wa<2)
b:形状系数(0.1<b<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纤维的特性粘度(η)为11以上且3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在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的下述(i)~(iii)的测定条件而得到的第二次升温过程(测定条件(iii))的DSC曲线中,在152℃以上的范围内未检测出吸热峰,
(DSC测定条件)
(i)在50℃下保持1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80℃;
(ii)在180℃下保持5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
(iii)在50℃下保持5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8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
所述乙烯聚合物纤维的熔化热(B)与熔化热(A)之比(B)/(A)为1以上且3以下,
所述熔化热(A)为在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的下述(I)的测定条件而得到的升温过程的DSC曲线中在160℃~170℃的范围内检测出的熔化热,
所述熔化热(B)为在通过使用DSC的下述(II)~(IV)的测定条件而得到的第二次升温过程(测定条件(IV))的DSC曲线中在160℃~170℃的范围内检测出的熔化热,
(DSC测定条件)
(I)在50℃下保持1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80℃;
(II)在50℃下保持1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40℃;
(III)在140℃下保持5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
(IV)在50℃下保持5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组成分数为2%以上且5%以下,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弛豫时间为200微秒以上且500微秒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纤维的特性粘度(η)为15以上且3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81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聚乙烯单丝的配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