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粒度决策模型的最优用药粒度计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5179.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夏炯;薛钰;谢毅;沈亚田;孙俊;买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16H70/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3 | 代理人: | 李伊宁 |
地址: | 475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度 决策 模型 最优 用药 计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粒度决策模型的最优用药粒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通过对药物的用药剂量取不同的粒度层次构建多粒度层次的用药粒度决策模型;B:若癌症患者为Ⅰ期和Ⅱ期患者进入步骤C;若为Ⅲ期和Ⅳ期患者进入步骤F;C:若患者数据条数小于等于5000条进入步骤D;大于5000条进入步骤E;D:使用协调性方法计算全局最优用药粒度;E:使用树形结构方法计算全局最优用药粒度;F:若患者数据的条数小于等于1000条进入步骤G;条数大于1000条进入步骤H;G:利用串行方法计算局部最优用药粒度;H:利用并行方法计算局部最优用药粒度。本发明能够为医生选取抗癌药物提供自动化的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药粒度选取优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粒度决策模型的最优用药粒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竞争压力的加重,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新统计表明: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亚洲约占全球癌症总发病数的50%;960万癌症死亡患者中,亚洲约占全球癌症总死亡数的60%。中国每年有400万的癌症新发病例,很多人都饱受癌症的折磨。
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智慧医疗是以患者数据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记录患者在医院的所有行为和诊疗数据。合理的利用收集起来的医疗数据,为诊断病情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任务。
当前癌症药物种类繁多,例如,肺癌的常用药品有1187种,胃癌的常用药品有754种,结肠癌的常用药品有503种等。间接说明了当前医疗水平有限,对于癌症是没有特效药的,只能尝试多种药物,用药不当不仅病情不会好转,花费大量金钱,还会浪费病人宝贵的时间,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针对癌症药物的用药粒度选择提出使用多粒度决策模型,如果以往患者用药数据能为当前病人提供有效的用药依据,那对于病人病情的康复意义非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粒度决策模型的最优用药粒度的计算方法,能够将癌症患者的用药粒度选择问题转化为多粒度决策模型选取最优粒度问题,并优化最优用药粒度计算方法,根据以往患者用药数据能为当前病人提供有效的用药依据,为医生选取抗癌药物提供自动化的辅助工具。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粒度决策模型的最优用药粒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在单粒度层次的用药粒度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药物的用药剂量取不同的粒度层次,在癌症患者的用药系统中构建多粒度层次的用药粒度决策模型;然后进入步骤B;
B:判断癌症患者病重程度,若癌症患者为Ⅰ期和Ⅱ期患者则选取全局最优用药粒度,进入步骤C;若癌症患者为Ⅲ期和Ⅳ期患者则选取局部最优用药粒度,进入步骤F;
C:根据患者数据的条数进行判断,若患者数据条数小于等于5000条,进入步骤D;若新增患者数据大于5000条,则进入步骤E;其中,患者数据包括对象O、条件属性P和决策属性d;
D:使用协调性方法计算全局最优用药粒度;
E:使用树形结构方法计算全局最优用药粒度;
F:根据患者数据的条数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数据的条数小于等于1000条,则进入步骤G;如果患者数据的条数大于1000条,则进入步骤H;
G:利用串行方法计算局部最优用药粒度;
H:利用并行方法计算局部最优用药粒度。
所述的步骤A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