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5004.1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琛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13/06;F03B13/00;H02K9/19;H02K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散热管 降温冷却 立式水泵 电机 泵体 泵站 出水管 进水管 底座 连通 风冷散热机构 出水管连通 水循环流动 外表面焊接 螺栓固定 水泵抽水 水利领域 水流导向 转子 受热 散热片 输出端 输出管 输入管 水循环 散热 带压 有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涉及水利领域。该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泵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泵体的顶部固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散热片,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冷散热机构。该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螺旋散热管通过输入管与有压的出水管连通,可在水泵抽水的过程中将出水管中带压的水流导向至螺旋散热管的内部并通过输出管将螺旋散热管中的水循环回流至进水管的内部,通过螺旋散热管内部的水循环流动可对电机的进行降温散热操作,减少电机集中内部的转子集中受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领域,具体为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
背景技术
泵站为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目前排灌站上使用的排灌站主要以电为动力对水进行排灌,泵站内部的立式水泵使用电力带动电动机进行转动,并对泵体内部的叶轮进行推动从而抽水并进行排灌操作,电机在长期的工作情况下本身会发出热量,这样电机在长期高扭力转动的情况下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不易对其进行散热,长期下去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并影响泵站正常排灌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解决了泵站内部的立式水泵使用电力带动电动机进行转动,并对泵体内部的叶轮进行推动从而抽水并进行排灌操作,电机在长期的工作情况下本身会发出热量,这样电机在长期高扭力转动的情况下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不易对其进行散热,长期下去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并影响泵站正常排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泵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泵体的顶部固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有散热片,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冷散热机构,所述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冷散热机构,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水力散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风冷散热机构包括传动轴、底部风冷扇叶和散热孔,所述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散热腔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腔体的内部并位于传动轴的外表面与风冷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腔体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水冷散热机构包括输入管、螺旋散热管和输出管,所述出水管的内部与输入管连通,所述输入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与螺旋散热管连通,所述螺旋散热管远离输入管的一端与输出管连通,所述输出管远离螺旋散热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力散热机构包括连接轴、顶部散热孔、顶部风冷扇叶、传动伞齿、驱动伞齿、驱动轴、驱动叶轮、集中锥体和集流口,所述电机顶部通过轴承与连接轴固定套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与顶部风冷扇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端与传动伞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伞齿的齿纹端与驱动伞齿啮合,所述驱动伞齿的内圈与驱动轴固定套接,所述驱动轴远离驱动伞齿的一端贯穿螺旋散热管并延伸至螺旋散热管的内部,所述螺旋散热管的内部并位于驱动轴端部与驱动叶轮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散热管内壁并位于驱动叶轮左侧与集流锥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流锥体的尖端开设有集流口。
优选的,所述集流锥体的形状呈锥体状,所述集流锥体的内部为中空。
优选的,所述集流口开设的形状呈圆形,所述集流口处集流方向指向驱动叶轮。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为有压出水管道。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琛,未经王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