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碾环机系统及阀盖碾环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0968.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4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B21H1/22;B21B27/02;B21B27/10;B21B38/00;B08B3/02;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环机 系统 阀盖碾环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碾环机系统及阀盖碾环成型方法,涉及碾环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碾环机对轧辊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抱臂上设置有喷水口朝向对应抱辊的第一水管,床身上设置有喷水口朝向芯辊的第二水管,支架上设置有喷水口朝向上辊的第三水管和喷水口朝向下辊的第四水管;床身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第一水泵与两个第一水管均连通,第二水泵与第二水管连通,第三水泵与第三水管及第四水管均连通;抱辊、芯辊和锥辊均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共同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第三水泵的启停。具有能够提高轧辊冷却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碾环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碾环机系统及阀盖碾环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碾环机分为立式与卧式两种,多数中小型碾环机为了操作的方便,采用倾斜立式,而大型碾环机从工作平移、传动方便出发,多采用卧式。按工艺方式碾环机又分为闭式与开式碾环机,闭式碾环机将加热并冲有孔洞的坯料套在芯辊上,靠碾压辊的内缘带动坯料旋转,实现坯料厚度的减薄与直径的扩大。开式碾环机将加热并冲有孔洞的坯料套在芯辊上,靠碾压辊的外缘带动坯料旋转,实现坯料厚度的减薄与直径扩大的轧制成形。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68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卧式碾环机,包括床身,沿其床身中心轴线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碾压辊、芯辊、锥辊,碾压辊的两侧对称分布有一对抱臂,每个抱臂上均连接有抱辊。床身中心轴线上还设有激光测量装置,其位于锥辊的右侧。芯辊为上抽式,芯辊为短式芯辊。芯辊上方设置有液压缸,用来上抽芯辊。芯辊的两侧分布有托辊,托辊相对于床身中心轴线对称。锥辊呈上下对称分布,锥辊包括上辊、下辊和呈框型的支架,上辊和下辊均位于支架靠近芯辊的一端,且上辊可以在支架靠近芯辊的一端上下滑动,支架可沿床身中心轴线自由移动且锥辊的下辊上表面与托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碾压辊可沿床身中心轴线移动以调节其与芯辊的间距。其工作原理为:
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液压缸上抽芯辊,并将加热后的环形锻件套设在芯辊上并使芯辊的外侧壁和环形锻件的内侧壁相贴合。然后移动锥辊使锥辊的上辊和环形锻件的上端面相抵,并使锥辊的下辊和环形锻件的下端面相抵,并使两个抱辊均与环形锻件的外侧壁相抵。最后,使碾压辊转动并使其向芯辊方向移动以挤压环形锻件。在挤压环形锻件的过程中,人工通过水管向轧辊(包括芯辊、抱辊和锥辊)喷水以达到降温冷却并清除环形锻件表面的氧化皮的目的。激光测量装置在碾环的过程中实时测量环形锻件的外径,一旦环形锻件的外径达到预先设定的尺寸,则碾压辊停止转动且停止向芯辊方向移动。
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上述的碾环机时,需要采用人工通过水管向轧辊喷水的方式来达到对轧辊降温的目的,然而人工通过水管喷水比较费时费力且喷水具有不即时性,冷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碾环机系统及阀盖碾环成型方法。
发明目的一是:提供一种碾环机系统,其具有能够提高轧辊冷却效率的效果;
发明目的二是:提供一种阀盖碾环成型方法,其具有能够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且轧辊冷却效率高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碾环机系统,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碾压辊、芯辊、锥辊,所述床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抱臂,两个所述抱臂上均连接有抱辊,所述锥辊包括上辊、下辊和呈框型的支架,所述上辊和下辊均位于支架靠近芯辊的一端且呈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抱臂上设置有喷水口朝向对应抱辊的第一水管,所述床身上设置有喷水口朝向芯辊的第二水管,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喷水口朝向上辊的第三水管和喷水口朝向下辊的第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型电阻丝切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渣土车车轮挡圈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