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环境系统和系统联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0270.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楼奕华;狄坤;杨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环境 基线 环境应用 并行测试 测试应用 应用 计算机资源 测试需求 互不干扰 容器技术 软件系统 应用运行 副本 承载 隔离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环境系统和系统联调方法,测试环境系统包括基线环境和项目环境应用,通过容器技术承载基线环境包括的应用和项目环境应用包括的待测试应用,实现了基线环境和项目环境应用包括的各个应用之间的隔离,因此保障了并行测试过程中,各个应用运行环境的互不干扰。并且基线环境包括正式运行的软件系统的所有应用的副本,可以分别与各个待测试应用进行系统联调,即实现了利用一套环境同时满足多种测试需求。本发明提供的测试环境系统,在节约计算机资源的前提下,解决了并行测试时,不同测试环境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系统测试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测试环境系统和系统联调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依赖着复杂的生产环境,因此,在软件系统的迭代过程中,研发测试的工作必不可少。而研发测试的质量和效率,对软件系统的测试环境又有很强的依赖。一套基础的研发测试对测试环境要求包括系统联调和异常测试等。系统联调是指软件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升级后,需要接入到系统环境中联调,查看整个系统的兼容情况并从系统的整体表现来验证应用设计的效果。异常测试是指线上和线下都要对应用在系统环境中进行异常演练,以提升软件系统的容错能力。异常情况包括数据异常和网络故障等。
现有的一种测试环境系统,利用有限资源构建一套分时共用的测试环境。该测试环境系统,在对多个应用进行测试,或者对一个应用进行不同内容测试时,由于无法做到物理隔离,需要进行排队测试,效率较低。
现有的另一种测试环境系统,依据测试需求构建多套系统测试环境,但是,构建过程耗时过长,且搭建的多套系统测试环境,相互之间无法协同复用,造成大量计算机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测试环境系统和系统联调方法,欲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解决在并行测试时,不同测试环境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测试环境系统,包括:基线环境、项目环境应用和应用路由器,其中,
所述基线环境包括与正式运行的软件系统中各个应用相同的应用和每个应用运行所依赖的计算机资源,使用容器技术承载所述基线环境包括的每个应用;
所述项目环境应用包括待测试应用,以及每个所述待测试应用运行所依赖的计算机资源,使用容器技术承载每个所述待测试应用;
所述应用路由器包括多环境管理模块,所述多环境管理模块存储所述基线环境和所述项目环境应用包括的各个应用的应用名称、版本号、运行地址和测试环境标签;
所述应用路由器,用于所述基线环境和所述项目环境应用包括的各个应用之间的调用。
可选的,通过同步机制保持所述基线环境包括的各个应用,与正式运行的软件系统中相应应用的版本一致。
一种系统联调方法,应用于上述测试环境系统的应用路由器,所述系统联调方法包括:
接收调用请求,获取测试环境标签;
分析与所述测试环境标签存在映射关系的应用名称和版本号中,是否存在与被调用的目标应用相同的应用名称和版本号,若是,则从所述项目环境应用中调用所述目标应用,若否,则从所述基线环境中调用所述目标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测试环境系统,通过容器技术承载基线环境包括的应用和项目环境应用包括的待测试应用,实现了基线环境和项目环境应用包括的各个应用之间的隔离,因此保障了并行测试过程中,各个应用运行环境的互不干扰。并且基线环境包括正式运行的软件系统的所有应用的副本,可以分别与各个待测试应用进行系统联调,即实现了利用一套环境同时满足多种测试需求。本发明提供的测试环境系统,在节约计算机资源的前提下,解决了并行测试时,不同测试环境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