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装置及包含该发电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9903.0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3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超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2M6/60;F03D9/11;F03D9/32;F03D3/00;F03D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装置 风力发电组件 导流罩 电动自行车 风力发电机 前车轮 叶片 进气口 蓄电池 高效发电 腔体结构 推动叶片 转子转动 出气口 进风口 两轮车 两组 骑行 前叉 前轴 罩体 转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装置及包含该发电装置的电动自行车,涉及两轮车领域,包括前车轮、前轴、两组风力发电组件以及蓄电池,风力发电组件位于前车轮的两侧,其中,风力发电组件包括风力发电机、导流罩以及多组叶片,本发明的导流罩内侧与前叉固定连接,并且罩体为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腔体结构,气流从导流罩的进风口进入,并推动叶片转动,而叶片带动风力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实现通过骑行过程中带动的气流进行高效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发电装置及包含该发电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并且每天都具有庞大数量的自行车在公路上骑行,尤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每天在路上的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数量更是极为庞大。
但是我们在骑行过程中,速度平均在14-20km/h,假设风速为零的情况下,则自行车相对气流的相对速度也为14-20km/h,当存在逆风的情况下,自行车相对气流的相对速度则远大于平均速度,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带动能源价格的整体上涨,因此如何能够合理高效的产生能源成为了社会面临的问题,本专利的发明人常年从事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制造,考虑如何能够通过骑行过程中带动的气流进行高效发电,从而延长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发电装置及包含该发电装置的电动自行车,该发电装置实现了通过骑行过程中带动的气流进行高效发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行车发电装置,包括前车轮、前轴、两组风力发电组件以及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组件位于前车轮的两侧,并且风力发电组件的中心与前轴重合,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风力发电机、导流罩以及多组叶片,所述风力发电机与前轴中心线重合,所述风力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叶片与风力发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叶片的角度相同,所述导流罩罩设在叶片的外侧,并且导流罩内侧固定在前叉上,所述导流罩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叶片为锥形叶片,所述锥形叶片一侧开设有用于兜风的锥形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转子固设有叶片轮毂,所述锥形叶片与叶片轮毂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对称布置,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对称轴线与导流罩的竖向轴线不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对称轴线与导流罩的竖向轴线成45°夹角。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位于导流罩上部,所述出风口位于导流罩下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前防护网,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后防护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上方设有用于导入更多气流的集风口。
一种自行车,包括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发电装置,还包括车架、后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蓄电池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在蓄电池的供能下驱动后轮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导流罩内侧与前叉固定连接,并且罩体为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腔体结构,气流从导流罩的进风口进入,并推动叶片转动,而叶片带动风力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实现通过骑行过程中带动的气流进行高效发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叶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超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超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9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