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线锚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9605.1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俊;黎建波;张耀东;王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A61B17/04;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董娟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线 收缩变形 锚钉 交叉设置 穿出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线锚钉,包括:缝合线;以及收缩变形部,所述收缩变形部包括本体,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并且所述缝合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本体穿出,所述缝合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在所述本体中交叉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线锚钉。
背景技术
由于用力过度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人体内的韧带、肌腱和/或其它软组织从与其相关联的骨的完全或部分地脱离是相对常见的损伤,为了能够尽快的帮助脱离的部分与骨骼尽快的结合,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将受损组织重新附接于与其相关联的骨骼上。目前常见的组织修复方法是先通过螺钉、缝钉、缝合锚钉和平头钉等锚固件在相应的骨骼上进行钻孔固定,再通过与锚固件关联的缝合线将受损组织固定在骨骼上,从而保证受损组织的快速修复。
由于在骨骼上进行钻孔操作,会对骨骼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尽可能的降低钻孔操作对骨骼的伤害,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将缝合线穿过可收缩变形部件,通过将可收缩变形部件插入孔中,将收缩变形部件的收紧形成比孔大的尺寸的锚钉结,进而起到锚固件的作用。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收缩变形部件不容易收紧成团并且在收紧过程中容易从孔中脱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收缩变形部件不容易收紧成团并且在收紧过程中容易从孔中脱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全线锚钉。
一种全线锚钉,包括:
缝合线;以及
收缩变形部,所述收缩变形部包括本体,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并且所述缝合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本体穿出,所述缝合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在所述本体中交叉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从所述本体中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位置穿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穿出位置和所述本体的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0~0.0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缝合线的两端分别从靠近所述第一边缘和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位置穿入和穿出所述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对角线设置,所述缝合线的所述交叉位置为所述本体的中心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之间的夹角为3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长度和所述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1~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为所述缝合线至少部分或始终在所述本体内部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或者所述缝合线交替从所述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缩变形部为扁平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飞边,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并与所述本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的外侧端部具有硬边,所述硬边的硬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的其他部分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的外侧端部具有厚边,所述厚边的厚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边和/或所述厚边的长度占所述飞边的长度的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本体与所述飞边的长度比为(6~8):(0.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9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