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8515.0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刚;刘小青;张小琴;慎昂;朱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183;C08G6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高分子量 气体阻隔 共聚酯 制备 式II 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缩聚反应催化剂 酯化反应催化剂 烷基 酯交换反应 缩聚反应 酯化反应 脂肪醇 申请 | ||
1.一种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有以下组分(a)、(b)、(c)的原料,在催化剂I存在下发生反应I,然后在催化剂II存在下发生反应II,制备得到所述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
(a)式I所示的化合物;
(b)式II所示的化合物;
(c)化学式为的脂肪醇;其中,n为2~10的整数;
其中,所述反应I包括酯化反应和/或酯交换反应;所述催化剂I包括酯化反应催化剂和/或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所述反应II包括缩聚反应;所述催化剂II包括缩聚反应催化剂;
式I和式II中,R1,R2独立地选自H,C1-C8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II包括锑系催化剂;
所述锑系催化剂包括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锑系催化剂的摩尔数为(组分(a)的摩尔数+组分(b)的摩尔数)的0.05%~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摩尔量占组分(a)和组分(b)总摩尔量的1mol%~99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80~1.20dL/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I包括无水醋酸锌、无水醋酸钴、无水醋酸锰、无水醋酸钠中至少一种;
所述催化剂I的摩尔数为(组分(a)的摩尔数+组分(b)的摩尔数)的0.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I的反应条件为:在非活性气氛下,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50℃~240℃,反应时间为0.5小时~5.0小时;
所述非活性气氛选自氮气、氦气、氖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II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低于300Pa,反应温度为210℃~290℃,反应时间为0.5小时~6.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II中加入稳定剂;所述稳定剂包括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磷酸异丙酯、三苯基膦中至少一种;
所述稳定剂的用量为(组分(a)的摩尔数+组分(b)的摩尔数)的0.05%~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II中加入抗氧剂;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组分(a)的摩尔数+组分(b)的摩尔数)的0.05%~0.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高分子量高气体阻隔共聚酯在包装材料、薄膜、电器元件、汽车内外饰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85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