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模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4983.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汤雷;田红云;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模块化 施工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模具及方法,包括连接件、两个平行的圆管和两个能伸缩的连接管,两个圆管的沿线均设有直线槽且直线槽均在各自圆管的上端开口,两个圆管的直线槽相互正对,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连接件连接固定且在一条直线上、另一端分别配合的伸入两个圆管的直线槽内,连接管位于直线槽内的一端设有用于防轴向脱出的防脱件,两个连接管和连接件能沿直线槽向下滚动,圆管直径与模袋混凝土厚度相适应,一单元模袋混凝土两端接头分别为外凸的半圆和内凹的半圆,外凸的半圆和内凹的半圆能合成一个整圆且内凹的半圆与圆管一侧相适应。模袋摊铺又快又好、方便灌注,接头质量高、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起到了抗浮效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模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广泛用于江、河、湖、海的堤坝护坡、护岸、港湾、码头等防护工程中,模袋混凝土是通过用高压泵把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入模袋中,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厚度通过袋内吊筋袋、吊筋绳(聚合物如尼龙等)的长度来控制,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固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板状结构或其它状结构,从而满足工程的需要。
模袋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按照单元逐步进行施工,现有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袋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模袋铺张比较费时费工,接头处理往往靠经验控制,而且同样的施工工艺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施工质量效果往往不同,行业设计只给出控制指标,而对于过程没有描述或者描述不清,需要有经验的施工班组自主控制,因此模袋混凝土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常常达不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模具及方法,模袋摊铺又快又好、方便灌注,接头质量高、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起到了抗浮效果,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模具,配合模袋使用,包括连接件、两个平行的圆管和两个能伸缩的连接管,两个圆管的沿线均设有直线槽且直线槽均在各自圆管的上端开口,两个圆管的直线槽相互正对,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连接件连接固定且在一条直线上、另一端分别配合的伸入两个圆管的直线槽内,连接管位于直线槽内的一端设有用于防轴向脱出的防脱件,两个连接管和连接件能沿直线槽向下滚动,圆管直径与模袋混凝土厚度相适应,一单元模袋混凝土两端接头分别为外凸的半圆和内凹的半圆,外凸的半圆和内凹的半圆能合成一个整圆且内凹的半圆与圆管一侧相适应。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管均由若干个管段依次套接而成,相邻管段之间均通过销孔和弹簧销固定伸出长度且一个弹簧销沿线对应若干个销孔。
进一步地,防脱件为套在连接管位于直线槽内的一端上的螺母,连接管位于直线槽内的一端还套有滑动垫片,滑动垫片将螺母和圆管内壁隔开。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带有锁紧螺钉的套筒,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配合在套筒内两侧且通过锁紧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直线槽上涂抹有润滑脂。
进一步地,圆管和连接管均采用钢管。
一种基于上述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模具的模袋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S1.制作圆管和连接管、选择合适的模袋并校核尺寸,根据模袋混凝土厚度确定圆管直径,保证圆管上的直线槽槽口大小与连接管相适应,保证两个连接管的最大伸长量之和不小于一单元模袋混凝土长度,保证连接管能够伸入模袋卷的中心,保证模袋端部的抗拉强度;
S2.在坡面下放圆管并临时固定,保证两个圆管的直线槽相互正对且圆管能上下升降而不会沿坡面下滑,保证两个圆管的间距等于一单元模袋混凝土长度,将两个连接管与连接件连接,将模袋卷摆放在岸边并按施工顺序和方位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4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生态一体化防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态护坡固土结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