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和阀座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0673.1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在;薛栋;许洪强;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仕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杀菌灯 紫外线杀菌 进水 灯座 水龙头 基座下表面 使用寿命 稳定水流 左右两侧 电极 安装柱 定位柱 防水管 格栅状 进水口 上表面 下表面 限位块 插放 阀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包括基座,在基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的安装柱,下表面设有定位柱和用于插放紫外线杀菌灯电极的防水管,基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向下设有一限位块;在基座的前后两侧还分别开设有倾斜的格栅状进水口。本发明能够稳定水流,分散进水方向,减缓流速,加强紫外线杀菌,而且紫外线杀菌灯在安装好之后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水龙头领域,尤其是涉及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和阀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紫外线杀菌水龙头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于紫外线杀菌水龙头,在安装时,要先在水龙头内装入紫外线杀菌灯,再在紫外线杀菌灯的接线处装一个硅胶套或者硅胶座作为灯座进行防水,这样的防水方式只适合侧面进水的水龙头,即,水从侧面进入到杀菌灯的范围内进行杀菌,这样进水之后,若是不加设导流板,在重力和进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方向紊乱,可能会影响杀菌效果。而若是将硅胶套应用到下端进水的水龙头中,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密封圈由于长时间受到水流冲击,很容易变形,从而导致漏水、短路,影响紫外线杀菌灯的正常使用,因此此类紫外灯杀菌的水龙头使用寿命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紫外线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因为漏水等原因导致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包括基座2,在基座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的安装柱1,下表面设有定位柱4和用于插放紫外线杀菌灯电极的防水管3,紫外线杀菌灯安装在安装柱中时,其电极插放在防水管中,基座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向下设有一限位块5;
在基座2的前后两侧还分别开设有格栅状的进水口6。
本发明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所述安装柱1、基座2、定位柱4、防水管3和限位块5为一体结构,可由不锈钢块机加工而成。
本发明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在安装柱1内开设有至少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安装槽7。
本发明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限位块5的高度小于定位柱4和防水管3。
本发明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基座2前后两侧的进水口6为倾斜的格栅结构,且倾斜的角度相同,当水流从进水口中涌出时,会顺着倾斜方向流出,两侧的进水在相遇之后,不但会形成涡流,而且会减缓流速,加强紫外线杀菌。
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配合使用的阀座,包括座体10,所述座体10顶部开设有用于插放防水管3的防水孔8,以及用于插放定位柱4的定位孔9,为了密封,在防水管与防水孔之间还需要设置密封圈,防水管3和定位柱4分别插入对应的孔中之后,两限位块5的下表面与座体1的上表面贴合,基座2的下表面与座体1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11,进水口6与进水腔11连通,在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腔之后,再从两侧的进水口向上冒出。在座体10上还开设有排线孔12和用于与进水管连接的进水孔13,排线孔12与防水孔8连通,用于给防水管中的电极接电排线。
作为优选,进水孔13开有两个,因此可以同时进两路水,相对于现有的只能进一路水的水龙头实用性更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进水口位于基座两侧,水流从下往上流出,较为稳定,而承受水流直接冲击的位置为基座的底部,该位置对于密封没有要求,但是本发明在所有需要设置密封圈的位置,都能够避免水流的冲击,因此位于这些位置的密封圈都不易变形,能够长时间的使用,保证了水龙头的整体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灯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灯座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仕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仕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