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0232.1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君;熊立平;周萍;陈友利;陶小刚;肖凌乔;周左龙;蒋君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维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B67D7/58;B67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郑广建;刘湘舟 |
地址: | 40125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存模块 碳源投加 污水治理 卸载模块 空气隔离 加模块 氮气 防静电装置 电控模块 模块连接 系统运行 卸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其包括卸载模块、储存模块、投加模块、氮封模块及电控模块,所述卸载模块通过管路与储存模块连接,所述储存模块通过管路与投加模块模块连接,所述氮封模块通过管路与储存模块连接,以将储存模块内的碳源与空气隔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其结构合理,使用可靠,在卸载模块设置防静电装置,增加了碳源卸载的安全性;同时,使用氮气将储存模块内的碳源与空气隔离,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普遍存在低碳,相对高氮、磷的水质特点,由于有机物含量偏低,采用常规脱氮工艺无法满足缺氧反硝化阶段对碳源的需求,导致反硝化过程受阻,并抑制异氧好氧菌增殖,使得氨氮的同化作用下降,大大影响了污水处理的脱氮效果。
实践证明,投加碳源是污水处理中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甲醇是污水处理厂最常用的外加碳源。甲醇作为基质时本身不含有营养物质(如氮、磷),pH值呈中性,可减少对污水中微生物的影响,同时甲醇能够被完全氧化,分解后的产物为CO2和H2O,不产生任何难降解的中间产物。甲醇作为碳源时,其去除硝酸盐的最佳碳氮比较低,且反应速率较快,产泥量较低,因此作为外加碳源比葡萄糖和醋酸盐更为常用。
我国污水处理对氮、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总氮达标,外部投加碳源有利于生化效果,为污水处理达标提供必要条件。甲醇投加装置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上的运用,为污水处理后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脱氮除磷这一难题,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但是由于甲醇是易燃易爆物,安全系数要求较高,对此工艺要求也相对复杂,所以作为目前在污水处理行业中新出现的新工艺技术设备,甲醇投加装置要区别于一般的加药装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其结构合理,使用可靠,在卸载模块设置防静电装置,增加了碳源卸载的安全性;同时,使用氮气将储存模块内的碳源与空气隔离,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碳源投加系统,其包括卸载模块、储存模块、投加模块、氮封模块及电控模块,所述卸载模块通过管路与储存模块连接,所述储存模块通过管路与投加模块模块连接,所述氮封模块通过管路与储存模块连接,以将储存模块内的碳源与空气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氮封模块包括高压氮气源、压力控制阀、止回阀,所述压力控制阀及止回阀连接于所述高压氮气源与储存模块之间的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载模块上设置有防静电装置,所述防静电装置与电控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载模块为卸车装置,所述卸车装置通过卸车鹤管密封接卸碳源至储存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模块为储存罐体,其设置在一腔体内并由细沙填埋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罐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托架,所述储存罐体的上部设置有入液法兰及出液法兰,入液管道通过入液法兰延伸至储存罐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罐体的下部还设置有凸管,所述凸管由储存罐体的底部向外延伸并与储存罐体的内腔形成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管与所述出液法兰的位置匹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维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川维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