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9914.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暖丰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侯柏龙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层 电热膜 石墨烯 导电银浆 间隔设置 绝缘保护层 热传导性能 温度均匀 基层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包括基层、位于所述基层上的第一加热层、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层上的第二加热层和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层上的绝缘保护层,所述第一加热层包括第一导电银浆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银浆部的若干第一石墨烯部,所述第二加热层包括第二导电银浆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银浆部的若干第二石墨烯部。该含石墨烯的电热膜,既能使该电热膜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又能避免温度快速散去,还能保证电热膜的各处温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因其超强的导电性、导热性、透光率、柔韧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工农业、医疗等各种领域。电发热薄膜作为一种具有无限潜力的发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取暖、发热地板、远红外保健房等生活领域,以及烤漆房、烘干房等工业领域。近些年来,将石墨烯应用于电发热薄膜以获得石墨烯电热膜,通常的石墨烯电热膜包括石墨烯发热层以及涂覆在石墨烯膜发热层上下两层的绝缘层。其中,发热层仅含有石墨烯,使得石墨烯电热膜具有优秀的加热速率、极高的导热性和快速散热能力,几乎没有热惯性,能迅速将热量传导到其它材料;但正由于石墨烯电热膜超快的加热速率、极高的导热性和快速散热能力,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急速升温以及在断电后急速降温的现象,同时会出现发热膜温度不均匀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电热膜的适用范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既能使该电热膜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又能避免温度快速散去,还能保证电热膜的各处温度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包括基层、位于所述基层上的第一加热层、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层上的第二加热层和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层上的绝缘保护层,所述第一加热层包括第一导电银浆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银浆部的若干第一石墨烯部,所述第二加热层包括第二导电银浆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银浆部的若干第二石墨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含石墨烯的电热膜,采用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提供发热,且第一加热层包括第一导电银浆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银浆部的若干第一石墨烯部,所述第二加热层包括第二导电银浆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银浆部的若干第二石墨烯部,利用第一导电银浆部和第一石墨烯部互相作用,及利用第二导电银浆部和第二石墨烯部互相作用,当给含石墨烯的电热膜通电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热膜中发热体的碳、银分子、电子在运动中和电阻体内的原子加速运动发生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热量通过远红外线(波长在3-15微米)以平面方式均匀快速地辐射出去,保证电热膜各处温度均匀,且发热性能稳定、长久,不会因断电急速降温。
较佳的,所述第一石墨烯部与所述第二石墨烯部错位设置,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使得电热膜中发热体的碳、银分子、电子在运动中和电阻体内的原子加速运动发生碰撞更剧烈,热效率高。
较佳的,本申请的含石墨烯的电热膜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层和所述第一加热层之间的用以反射和隔离热量的反射层,能有效的降低了电热膜的热能损耗,最大限度的将远红外射线反射至发热面,提高了电热效率并降低了能耗。
较佳的,所述反射层为镀铝或镀锡的聚酯PE薄膜。
较佳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um~300um,比如反射层的厚度为1um、50um、100um、150um、200um、250um、300um。
较佳的,本申请的含石墨烯的电热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与所述第二加热层之间的辐射屏蔽层,该辐射屏蔽层有效降低了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损害。
较佳的,所述辐射屏蔽层为碳纤维导电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暖丰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暖丰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热膜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