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胡杨良种的扦插快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9053.6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7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荣;冯伟;李佳陶;张海龙;尹连兴;赵丽;刘雪锋;张璞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低覆盖治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9/029;A01G9/28;A01G9/14;A01G9/22;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杨 良种 扦插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胡杨良种的扦插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插条的采集和预处理;步骤200、对插条进行容器‑温控扦插育苗,建设苗床,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插条扦插于营养袋中,分别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在指定范围内;步骤300、移栽大田和建立采穗圃;本发明营养袋中的营养土给插条生长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营养袋底部的储水海绵向营养土内渗透生根液促进植物生根,再通过温控系统和喷灌装置调控苗床的温湿度,前期提高温湿度至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适应生长环境,加快有益微生物的繁殖,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加快插条生长,提高了有益菌群优势,实现了以菌治菌的目的,减少插条病害,提高扦插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胡杨良种的扦插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胡杨,也被称为异叶杨。具耐旱耐涝,抗热抗寒、抗风沙、抗盐碱、抗瘠薄等特性,为杨属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树种。胡杨因其特性成为荒漠地区重要的防风树种,是荒漠、盐碱地等极端恶劣自然条件下主要的造林优选树种。同时胡杨因秋季叶片变黄且持续时间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是由于胡杨主要用种子繁殖,插条难于成活,而胡杨种子极易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因此胡杨的繁殖速度较慢。小叶杨,别名南京白杨,河南杨、明杨、青杨。是防风固沙、护堤固土、绿化观赏的树种,也是东北和西北防护林和用材林主要树种之一,但是其耐盐碱性不高。
因此现有技术以胡杨为父本、小叶杨为母本杂交出一种小胡杨良种,其具有比母本小叶杨耐盐碱,比父本胡杨繁殖容易的特点,是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很有前途的树种。通过其抗逆性测定,得出其同时保留了父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
目前种子繁殖和枝条扦插是较为常见的两种育苗方式,其中种子繁殖便于播种,能获得大量的苗木,但繁殖周期长,而且容易变异,小苗根系也没有扦插苗好,而枝条扦插虽然操作较复杂,但是生长迅速,育苗时间短,同时还可以保持品种特性;因此小胡杨-2号一般采用枝条扦插为主要育苗方式,但在扦插繁殖过程中插条生根时间长,成活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胡杨良种的扦插快繁方法,通过自主控温控湿的方式来调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室调控机制单一且精度不高的问题,另外通过对插条的根部进行保护,提高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胡杨良种的扦插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插条的采集和预处理;
步骤200、对插条进行容器-温控扦插育苗,建设苗床,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插条扦插于营养袋中,分别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在指定范围内;
步骤300、移栽大田和建立采穗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100中:
插条采集的原则为,采集母树树体中上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将枝条剪成10-15cm长、直径0.3-0.7cm作为插条,且每根插条上具有3~4 个饱满芽,上截口平滑且距顶端1cm处至少具有一个饱满芽;
预处理的步骤为,采用浓度100ppm的ABT1#浸泡6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00中,所述苗床三个面为墙体,在所另外两个面均设置有分别用于遮阳和保温的遮阴网和塑料布,在苗床的顶部和内部分别设有喷灌系统和控温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苗床分为若干个独立块区,所述控温系统设置在每个所述独立块区内,所述控温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保温沙层、控温电热层和育苗沙层,在所述育苗沙层上密集排列有若干个用于插条扦插的营养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低覆盖治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低覆盖治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类切割称重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中山杉水芹黑鱼立体生态共生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