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7922.1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振邦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C05G3/00;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梁钜喜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种植 无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 茶粕 播种育苗 稻米品质 除污染 有效地 复合肥 催芽 基肥 插秧 制备 大田 消毒 大米 灌溉 化肥 农药 水稻 吸收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除污染、消毒、催芽、播种育苗、大田整理、插秧、灌溉等步骤。本发明的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采用由茶粕制备的茶粕复合肥作为水稻种植的基肥,可以有效地抑制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效降低所种植大米中的重金属含量,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在生物与环境之间起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水稻主产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居民饮食安全。近年来,大米及米制品重金属镉超标屡被报道,为主食粮食的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由于重金属具有不可降解、不易移动溶解等特性,因此重金属污染很难被土壤固有的生态系统所分解;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植物的根部吸收积累后最终将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稻种植之前,将生物炭与赤泥按1:3的比例搅拌混合后均匀加入至农田中,并向农田中浇灌洒水直至出现盖过农田,养护30-50天,期间持续补水保持土壤湿度。
(2)将晒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进行催芽。
(3)将经过步骤(1)养护后的农田施用茶粕复合肥,然后翻耕整平。
(4)往育秧盘中装入2-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将育秧盘摆放于备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压实,再将备用的待播种播入,先用茶粕提取液喷透,再覆上1-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育成待插秧苗。
(5)农田筑埂,田埂高度为25-60厘米,田面起畦,畦面高度15-30厘米。
(5)将步骤(4)中的待插秧苗插入农田中,插秧规格为15×15厘米。
(6)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三次施肥,分蘖期施用80至100公斤每亩的蘖肥,抽穗期施用60至80公斤每亩的穗肥,灌浆期施用30至50公斤每亩的粒肥。
(7)当畦面水位低于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或每次施肥1-3天后灌溉,每次注水高度为高于畦面5-20cm,静置1-2天,然后排出多余水分至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炭为大姜秸秆所烧制的生物炭,烧制的时间为2.5-3.5小时,烧制的温度为600-7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出的废渣经过烘干和磨细后的产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每亩农田加入的生物炭、赤泥的总量为3-5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的茶粕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茶粕50-75份、猪粪10-15份、鱼粪10-15份、过磷酸钙1-2份。
饼粕是油茶籽榨油后的剩余物,其含有10-20%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据相关的研究报道,茶皂素作为淋洗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茶皂素还具有杀虫灭菌作用,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此外,茶粕中还含有多种酚类及氨基酸类物质,富含植物所需的多种矿物元素如Ca、Mg、Fe、Mn、Zn 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多种矿物质的需求,是一种较好的有机肥料。
赤泥的功能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铅(Pb)、镉(Cd)的有效性,进而控制农作物对铅(Pb)、镉(Cd)的吸收,同时,为农作物生长提高生长元素钾(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振邦米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德振邦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7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周丛生物减少稻田磷流失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优质稻米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