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iFe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6639.7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李佳宁;房丹丹;高利红;张书培;林燕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27;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ife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iFe2O4纳米管的异鲁米诺全功能探针的双模式电致化学发光‑温度免疫传感器,特点是黑磷量子点(BPQDs)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能够促进析氧反应(OER)过程,增加溶解氧的浓度,增强发光强度;而且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作为光热探针,在808 nm激光照射下,有效地将检测信号转换为热,实现对目标物的定量分析。此外,NiFe2O4纳米管(NiFe2O4 NTs)作为探针基底,极大的增加了发光试剂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和BPQDs的负载量,进一步提高了电致化学发光和光热信号。本发明设计的双模式免疫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将其用于卵巢癌标记物,脂多糖刺激脂蛋白受体的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检测结果。在早期卵巢癌诊断和监控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iFe2O4NTs@ABEI@BPQDs探针的双模式电致化学发光/光热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化学发光发光(ECL)是由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化学发光,因其灵敏度高、反应可控性强、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光热材料蓬勃发展,光热免疫分析概念被提出,其利用光热材料独特的光热转换特性,将免疫信号转化为热,以普通的温度计作为信号读出器,实现对目标物的定量分析。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iFe2O4 NTs@ABEI@BPQDs 探针的双模式电致化学发光/光热免疫传感器,实现对卵巢癌标志物灵敏准确的检测。
黑磷(BP)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近年来在场效应晶体管、锂电池、光催化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此外,由于量子限制和边缘效应,少层BP (又称黑磷量子点(BPQDs)) 表现出独特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研究表明BP具有独特的光热转换特性和良好的催化性能。本发明中引入BPQDs, 其不仅能够催化析氧反应(OER)过程释放氧气,增强N-(4-氨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发光信号,而且可做为光热探针,凭借其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将免疫信号转换为热, 实现对目标物的光热分析。NiFe2O4纳米管(NiFe2O4 NT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在光电生物传感和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中NiFe2O4NTs 作为探针基底,极大地增加了ABEI和BPQDs的负载量,提高了ECL和光热信号。所制得的ECL/光热双模式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线低、准确度高等优点,用于卵巢癌标记物(LSR)的灵敏检测,在早期卵巢癌诊断和监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基于NiFe2O4 NTs@ABEI@BPQDs探针,构建一种双模式电致化学发光/光热免疫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将该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卵巢癌标志物(LSR)的高灵敏检测。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 一种基于NiFe2O4 NTs@ABEI@BPQDs 探针的双模式电致化学发光/光热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玻碳电极(GCE)首先在铺有氧化铝粉末的麂皮上机械打磨抛光,用二次水洗去表面残留粉末,再移入超声水浴中清洗,直至清洗干净,最后依次用乙醇,稀酸和水彻底洗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