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物多品编码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5592.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匿名科技(重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中***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成品 相关信息 出库 打码 编码分配 任务流程 二维码 多品 前端管理模块 流水号信息 唯一性原则 标印设备 电子传票 生产管理 标印 扫描 查询 生产 记录 制定 | ||
本发明涉及生产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物多品编码分配方法,包括包括下列步骤:根据唯一性原则,在NOS平台前端管理模块制定派工流水号或电子传票;针对派工流水号,建立生产任务流程;根据生产任务流程,生成一系列对应出库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二维码并通过标印设备标印到出库原料、半成品、成品上;打码记录出库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派工流水号信息、企业名称、操作者姓名、打码时间;通过扫描对应二维码,查询打码的原料、单体、半成品和成品的相关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物多品编码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假冒伪劣商品的影响愈发严重。从各种假冒伪劣 的烟酒,食品,服装,日用小商品到家用电器,机械产品,农用生产资料等, 无所不及。
对于这个严重的问题,人们一直在与之斗争。自假冒伪劣商品诞生之初, 就开始了对防伪、溯源、召回、惩处等实践。商品生产、流通、交付等信息的 采集、存储和整合是端到端的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命题。而全流程信息的可信、 可靠、可追溯、可召回惩处又是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匿名(重庆)区块链科技 有限公司最为关心的。传统一物一码标印利用条码/二维码应用和生产线改造技 术,针对产品从原料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为消费 者提供及时的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 理机制和手段,实现问题产品有据可查。传统技术的缺点:1.原料加工生产制 造过程中,存在数据孤岛、无法面面俱到,总有疏漏的环节。如:成品的主要 形式为单体即完整的个体,单体又包含由原料(零件)组装成的半成品(部件) 和成品(整件)。一旦单体出现质量问题,由于信息化程度不足,通常只能采 用人工方式检验排查。2.装配过程中,需拆卸检查原料(零件),因出库原料(零 件)未进行标印,检验出有质量问题的原料(零件)无法进行质量追溯,也无法进 行召回惩处。3.物流、仓储、零售、购买和展示过程中,成品出现质量问题, 未进行标印同样无法进行追溯,也无法进行召回惩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物多品编 码分配方法,能够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提高产品跟踪管理、质量追溯和召回 惩处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一物多品编码分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根据唯一性原则,在NOS平台前端管理模块制定派工流水号(即电 子传票);
步骤二:针对派工流水号(即电子传票),建立生产任务流程;
步骤三:根据生产任务流程,生成一系列对应出库原料(零件)、半成品 (部件)和成品(整件)的二维码并通过标印设备标印到出库原料(零件)、 半成品(部件)、成品(整件)上;
步骤四:打码记录出库原料(零件)、半成品(部件)、成品(整件)的 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派工流水号(电子传票)信息、企业名称、 操作者姓名、打码时间;
步骤五:通过扫描对应二维码,查询打码的原料(零件)、单体、半成品 (部件)和成品(整件)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针对性地选择装配的单体、单体内的部件(半成品) 和整件(成品)以及筛选出的关重原料(零件)进行打码标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一物多品编码分配方法,通过一 物多品编码制作二维码标印,对原料(零件)、半成品(部件)、成品(整件) 进行二维码标印,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提高产品跟踪管理、质量追溯和召回 惩处的效率。一物多品编码技术形式多样化,基本上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原 料(零件)、半成品(部件)、成品(整件)标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物多品码的应用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匿名科技(重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匿名科技(重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品自动验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