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W中间壳中空粗糙度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4851.X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祥;瞿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08;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263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珩磨刀具 珩磨 粗糙度控制 中间壳 珩磨条 中空 刀头 刀具 刀具进给量 刀具切削 刀具转速 可调连接 烧结处理 体积比重 珩磨过程 机油 粗糙度 切削液 珩磨机 煤油 浮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W中间壳中空粗糙度控制工艺,包括控制方法的以下步骤:步骤一、刀具的选用:选用珩磨刀具的直径为19.030‑19.058mm,刀具珩磨表面目数为60‑500目。本发明中,选取的珩磨刀具由珩磨刀头和珩磨条组成,珩磨条采用烧结处理,珩磨刀具表面目数为80目,珩磨刀具直径为19.058mm,珩磨刀头安装在在珩磨机的主轴上并采用浮动可调连接,调整刀具转速300转/分,刀具进给量为600mm/转,刀具切削量为0.01mm/s,并在珩磨过程中持续供应体积比重为90%的煤油和10%的20#机油的切削液,由此得出的粗糙度值符合要求,而且接近最佳数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轴承中间壳浮动轴承孔珩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W中间壳中空粗糙度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中间壳浮动轴承孔精度要求高,一些粗糙度参数特殊要求,其数据为RZ5(U:RPK0.4;Pk0.7;RvK0.6;Mr1 13%;Mr2 92%),(L:RPK0.1;Pk0.3;RvK0.2;Mr1 6%;Mr8592%)
目前,现行的珩磨工艺只能保证Rz5,其他Rpk,Rk,Rvk,Mr1,Mr2不能满足要求,如果采用往复珩磨需要新增设备及刀具,并且操控难度大,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效率比现有工艺更低,并且行业内暂无往复珩磨用于中间壳类小孔加工的案例。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BW中间壳中空特殊粗糙度控制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珩磨工艺无法满足Rpk,Rk,Rvk,Mr1,Mr2工艺要求以及采用往复珩磨需要新增设备及刀具,并且操控难度大,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BW中间壳中空粗糙度控制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BW中间壳中空粗糙度控制工艺,包括控制方法的以下步骤:
步骤一、刀具的选用:选用珩磨刀具的直径为19.030-19.058mm,刀具珩磨表面目数为60-500目;
步骤二、机械加工:将中间壳体定位在珩磨机的机座上,然后在珩磨机上安装珩磨刀具,并将珩磨刀具和中间壳中空位置孔对刀,调整珩磨加工参数:刀具转速300转/分,刀具进给量为600mm/转,刀具切削量0.03-0.003mm/s,最后进行旋转珩磨动作,在加工过程中持续对珩磨部位供应切削液;
步骤三、检验:使用粗糙度检测仪检测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二中,珩磨刀头和珩磨机机床主轴的连接方式为:浮动安装,相对主轴高度方向可调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珩磨刀具由珩磨刀头和珩磨条组成,珩磨条采用烧结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选取的切削液含有体积比重为90%的煤油和10%的20#机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选取刀具直径19.055mm,刀具目数为80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刀具切削量为0.01mm/s。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五金抛光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孔型腔珩磨工艺及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