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4473.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金隼;林忠钦;田昂;张继昌;郑开元;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5/32 | 分类号: | B23Q5/32;B23Q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碟簧式 主轴 进给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涉及机床领域,包括碟簧微进给装置、液压缸、制动夹紧装置、传感器测量装置、主轴;碟簧微进给装置包括主轴支架、碟形弹簧、主轴套筒、前端盖、活塞挡圈;液压缸包括活塞、缸筒,缸盖;制动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环、圆周钳夹、后端盖;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量片;液压缸设置与碟簧微进给装置的后端,制动夹紧装置设置在液压缸的后端,传感测量装置设置在液压缸和碟簧微进给装置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主轴或多主轴机床的主轴微进给机构,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主轴轴向移动,对刀具磨损进行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主轴及多主轴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双主轴机床在机械加工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一种双主轴机床为两主轴同向并列形式,用于加工相同参数要求的特征,但由于不同刀具必定存在尺寸差异且使用过程中不同刀具磨损状况不尽相同,所以在使用中使得两个相同参数要求的被加工特征的加工尺寸、质量等出现偏差。
目前,生产中遇到类似磨损问题,传统方式是通过更换道具或者修磨刀具可以减小这种偏差,但这种方法不经济,也浪费时间,不适合在大量生产的产品加工中使用。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主轴或多主轴机床的主轴微进给机构,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主轴轴向移动,并对刀具磨损进行补偿。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双主轴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磨损而造成的加工参数的偏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包括碟簧微进给装置、液压缸、制动夹紧装置、传感器测量装置、主轴;碟簧微进给装置包括主轴支架、碟形弹簧、主轴套筒、前端盖、活塞挡圈;液压缸包括活塞、缸筒,缸盖;制动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环、圆周钳夹、后端盖;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量片;所述液压缸设置与所述碟簧微进给装置的后端,所述制动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液压缸的后端,所述传感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和所述碟簧微进给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主轴套筒和所述主轴支架之间,所述主轴套筒套设在所述主轴外侧,所述主轴支架前端设置有前端盖,所述主轴套筒上设置有前轴肩,所述碟形弹簧的轴向运动范围在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前轴肩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套筒后端设置有活塞挡圈,所述活塞挡圈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测量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缸筒设置在所述主轴支架后端面,所述缸盖设置在缸筒后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中间为通孔,所述主轴套筒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主轴套筒前轴肩的后端面和所述活塞挡圈使所述活塞和所述主轴套筒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设置在所述缸盖后端面,所述圆周钳夹设置在所述后端盖上,所述夹紧环设置在所述主轴套筒后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圆周钳夹为气动形式,和所述夹紧环配套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缸盖和所述缸筒设置有阶梯通孔,所述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所述阶梯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为接触式传感器,测量头朝向所述测量片并与所述测量片接触,传感器安装孔另一端为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和电器控制设备相连。
进一步地,各装置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固定。
通过本发明公开的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利用碟簧微进给装置和传感器装置的控制,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主轴轴向移动,同时可实现对刀具磨损的补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机床卡具及机床
- 下一篇:一种螺帽加工用便于移动的夹持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