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2772.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谢立宏;阮新波;朱昊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buck 变换器 传导 干扰 电压 对消 方法 电路 | ||
1.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消方法为:通过抵消Buck变换器的共模电压,实现抑制其共模传导干扰;
所述抵消Buck变换器的共模电压是在输入电源线上加入两个绕组;
所述两个绕组与输出滤波电感绕组相耦合;
所述两个绕组中的一个绕组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与Buck变换器电路输入的正极,另一个绕组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与Buck变换器电路输入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绕组与输出滤波电感绕组的同名端关系为:与输入电源正负极分别相连的端点,与输出滤波电感绕组中与开关节点相连的端点为同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绕组的匝数相等,两个绕组的匝数由输出滤波电感绕组的匝数与Buck变换器电路中到安全地的寄生电容的比值决定。
4.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Buck变换器电路和两个绕组;所述两个绕组设于Buck变换器电路的输入电源线上,所述两个绕组与Buck变换器电路的输出滤波电感绕组相耦合;
所述两个绕组中的一个绕组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与Buck变换器电路输入的正极,另一个绕组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与Buck变换器电路输入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绕组与输出滤波电感绕组的同名端关系为:与输入电源正负极分别相连的端点,与输出滤波电感绕组中与开关节点相连的端点为同名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Buck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绕组的匝数相等,两个绕组的匝数由输出滤波电感绕组的匝数与Buck变换器电路中到安全地的寄生电容的比值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7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