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系统的分组方法及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0399.X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虎;戴忻;高桥晓良;立野洋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7/19 | 分类号: | H05B47/19;H05B45/00;H05B45/325;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系统 分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系统的分组设定方法,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只具有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的遥控器,来高效地完成复杂照明系统的分组功能。执行该分组设定方法的照明系统包括遥控器以及与遥控器无线连接的多个光单元,该分组设定方法利用遥控器将多个光单元分为多个控制组,以对多个控制组实施分组控制,分组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步骤,检测各个光单元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第一选择设定步骤,将当前光单元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信号强度达到规定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光单元,选择为第一控制组;第一确定步骤,将第一选择设定步骤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光单元确定为第一控制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场景照明的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工业、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气产品被纳入到物联网中进行智能化地统一管理。类似的变化也同样发生在照明行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照明器具上也安装或者连接了通信模块,以适应智能化、互联化的需要。
同时,对于室内或室外照明,用户也不再满足于利用单一灯具获得足够的照度这样简单的需求,而越来越多地注重于照明本身的装饰性功能。利用一组光单元(可以是例如灯具类的光源,也可以是能够改变光源照明状态的组件,例如百叶窗、灯罩、挡板)的种类、式样、调光性能等参数的搭配,可以组合出各种复杂而美观的照明场景,以上科技与艺术的搭配,不管在商业照明还是家居照明领域均已得到推广。
然而,随着灯具的组合策略虽然越来越繁复,控制以实现这些组合策略的控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对于复杂照明系统的控制,通常需要利用在移动终端安装的终端应用来实施,终端应用所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为不同的光单元生成单独的控件,利用软件界面与用户交互,将若干光单元的控件编制为一个独立的控制组。通过为每个控制组固化几个光场景的方式,用户可以选择根据需要从这些已经定义完成的光场景中选取和加载,来简化控制。
一方面软件、图形用户界面等设计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部分智能手机普及程度不足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具有特定使用习惯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并不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来进行安装和控制,因此,上述终端应用在实际推广时仍旧面临诸多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的分组设定方法,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只具有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的遥控器,来高效地完成复杂照明系统的分组功能。
执行分组设定方法的照明系统包括遥控器以及与遥控器无线连接的多个光单元,该分组设定方法利用遥控器将多个光单元分为多个控制组,以对多个控制组实施分组控制,分组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步骤,检测各个光单元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第一选择设定步骤,将当前光单元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信号强度达到规定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光单元选中作为第一待编组光单元,以待编入第一控制组;第一确定步骤,将第一选择设定步骤中至少一部分被选中的第一待编组光单元,确定编入第一控制组。
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能够良好地反映遥控器与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是否有墙壁、金属等物体阻隔的情况,以信号强度作为判断依据来实施对于光单元的分组选择,能够很好地反映用户常用的,将同一房间或者相邻区域内的灯具分至一组的分组习惯,进而帮助用户高效地实现复杂照明系统的分组。此外,通过调整规定阈值的大小,用户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分组策略,平衡选择的效率和选择的准确性。而且,分组过程均可以通过操作低成本的、不具有或者只具有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的遥控器完成,设备成本和普及成本均较低。
在本发明的较优技术方案中,第一确定步骤为响应于用户的确认,将第一选择设定步骤中被选中的第一待编组光单元确定编入第一控制组。
在本发明的较优技术方案中,第一确定步骤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建立、锁定或者移除一个或者多个光单元的选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0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