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8935.7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源;黄伟煌;曹润彬;陈怡静;郭铸;李志平;刘涛;李岩;许树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混合 直流 系统 vsc 故障 退出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接收到的故障受端逆变站发送的紧急停运命令,闭锁故障受端逆变站并生成故障信号;将故障信号发送给非故障逆变站和整流站,使得非故障逆变站进入控负压模式、整流站进行移相操作;当流过连接故障受端逆变站的直流开关的电流符合预设分闸条件时,控制直流开关分闸,隔离故障受端逆变站;当直流开关分闸后,控制非故障逆变站以预定的速度建立直流电压,并在直流电压恢复至预设第一电压值时,控制整流站解除移相,以快速恢复直流功率;本发明能够避免直流开关分闸失败或其它低电压小电流情况下出现的误判,以及避免故障换流站退出过程中产生过应力对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多端直流输电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其中,某一换流站故障退出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快速隔离故障换流站和保持非故障换流站的持续运行。特别是基于LCC和VSC的混合多端直流系统,在隔离故障站和恢复非故障站功率时,如何协调LCC和VSC的控制策略是一个有难度且复杂的问题。
目前,多端直流系统中隔离故障换流站的方法从技术原理角度出发可分成2类:(1)闭锁故障换流站后,利用直流断路器直接断开与故障换流站相连接的直流线路,这种方法是未来直流电力系统最为理想隔离故障换流站的措施,然而其要求直流断路器具有较快的分闸速度及较高的切除容量;(2)在当前直流断路器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充分利用VSC与LCC的快速控制能力,使直流电压电流迅速降到较小值,然后利用直流开关HSS切除直流线路以隔离故障站,最后非故障站再快速重启,恢复直流功率传输,相对于上述第一种退出故障换流站策略,该方法无需直流断路器,简单可靠,且投资成本低,是目前另一种较为理想、有效的退出故障换流站策略。
但是,上述第二种退出故障换流站策略中如果没有充分根据当前直流开关HSS的技术水平来合理设置HSS的分闸条件,则会导致HSS分闸时间过长甚至分闸超时而退站失败,或容易在其它低电压小电流情况下出现误判的情况。还有如果故障换流站退出的时序配合不当会导致退出过程中产生过应力,如过电压、过电流,对器件或设备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设备及介质,其能够有效避免系统中其它低电压小电流情况下出现误判的情况,避免故障换流站退出过程中产生过应力对器件或设备造成损坏,提高故障换流站退出隔离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应用于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接收到的故障受端逆变站发送的紧急停运命令,闭锁所述故障受端逆变站并生成故障信号;
将所述故障信号发送给非故障逆变站,以使得所述非故障逆变站响应于所述故障信号进入控负压模式;
将所述故障信号发送给整流站,以使得所述整流站响应于所述故障信号进行移相操作;
当连接所述故障受端逆变站的直流开关对应的电流符合预设分闸条件时,控制所述直流开关分闸,以隔离所述故障受端逆变站;
当所述直流开关分闸后,控制所述非故障逆变站以预定的速度建立直流电压;
当所述非故障逆变站的直流电压恢复至预设第一电压值时,控制所述整流站进行解除移相操作,以恢复所述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故障受端逆变站发送的紧急停运命令,闭锁所述故障受端逆变站并生成故障信号,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故障受端逆变站发送的紧急停运命令,生成闭锁脉冲信号和故障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8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