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叫的建立方法和移动交换中心MSC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6411.4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H04W76/10;H04W8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交换中心MSC 被叫终端 呼叫 呼叫建立过程 寻呼消息 呼叫会话控制 通信技术领域 移动管理实体 漏接电话 设备发送 通信方式 寻呼响应 存储 发送 网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叫的建立方法和移动交换中心MSC,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通信方式下,被叫终端切换网络时容易漏接电话的问题。本发明的呼叫的建立方法包括:如果移动交换中心MSC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寻呼响应,则向呼叫会话控制设备发送呼叫建立过程中的信息,并存储寻呼消息;移动交换中心MSC判断在发送呼叫建立过程中的信息后的第二设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来自被叫终端的LAU消息;如果移动交换中心MSC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接收到来自被叫终端的LAU消息,则将对应的寻呼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叫的建立方法和一种移动交换中心MSC。
背景技术
传统的4G通话的建立过程如下:移动交换中心MSC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寻呼请求,移动管理实体MME根据该寻呼请求向被叫终端发送寻呼请求。被叫终端的用户如果接听了该电话,则被叫终端会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寻呼响应,进而移动管理实体MME向移动交换中心MSC发送寻呼响应,移动交换中心MSC再向主叫终端发回响应信息,告知主叫终端被叫终端已接听电话。当被叫终端所处的4G网络信号不佳,正在进行从4G网络到3G网络或到2G网络的切换时,移动管理实体MME在设定时间内接收不到响应信息会判断本次呼叫失败,进而移动交换中心MSC会通知主叫终端通话未接通。这会造成被叫终端漏接电话,而实际上被叫终端在完成从4G网络到3G或2G网络的切换后本能够接听该呼叫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呼叫建立方法在被叫终端进行4G网络到低级网络的切换时通话建立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呼叫的建立方法和一种移动交换中心MSC。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叫的建立方法,包括:
移动交换中心MSC从呼叫会话控制设备接收呼叫请求;
移动交换中心MSC根据所述呼叫请求向对应的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寻呼请求,以供移动管理实体MME向被叫终端发送寻呼请求;
移动交换中心MSC判断其在发送寻呼请求后的第一设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寻呼响应;
如果移动交换中心MSC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寻呼响应,则向呼叫会话控制设备发送呼叫建立过程中的信息,并存储寻呼消息;
移动交换中心MSC判断在所述发送呼叫建立过程中的信息后的第二设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来自被叫终端的LAU消息;
如果移动交换中心MSC在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内接收到来自被叫终端的LAU消息,则将对应的寻呼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可选地,还包括:如果移动交换中心MSC在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被叫终端的LAU消息,则释放其存储的寻呼消息,并向呼叫会话控制设备发送呼叫失败的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如果移动交换中心MSC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接收到来自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寻呼响应,则向呼叫会话控制设备发送呼叫建立成功的信息,并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建立通话连接。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交换中心MSC,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呼叫会话控制设备接收呼叫请求;
寻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向对应的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寻呼请求,以供移动管理实体MME向被叫终端发送寻呼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寻呼模块发送寻呼请求后的第一设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寻呼响应;
通知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寻呼模块未接收到来自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寻呼响应的情况下,向呼叫会话控制设备发送呼叫建立过程中的信息,并存储寻呼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