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6269.3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4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姚萌;冉治霖;李绍峰;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了上斜区、下斜区以及上斜区和下斜区之间的过渡区的沉淀池,下斜区的断面面积小于上斜区的断面面积,当一定量的水从断面面积较小的下斜区流入断面面积较大的上斜区时,水流流速会变小,过渡区的设计位于上斜区和下斜区之间,上斜区的污泥会滑落至过渡区,增加了过渡区内颗粒的数量,有效提高颗粒浓度,促进了动态悬浮层的形成,动态悬浮层绝大大部分是尺寸为5‑8μm的颗粒,能够对流经的小尺寸颗粒尤其是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进行拦截,使小尺寸颗粒沉淀,这不仅达到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还可以有效的减低对超滤膜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技术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沉淀池的类型主要是平流式和斜板式,对于平流式沉淀池来说,去除水中颗粒主要是靠颗粒的自然沉降,其颗粒去除效率不佳;对于斜板式沉淀池来说,现有大部分是V型斜板沉淀池,水流经过斜板时,会产生速度差,水中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沉淀,但是对于小颗粒尤其是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由于质量较轻因而受到重力作用小,会在水中一直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并且小尺寸颗粒运动规律性较差,结构发育不完全而难以固液分离,对于此种尺寸的颗粒现有的V型斜板沉淀池沉淀效果较差。然而,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粒子较小,其比表面大且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在水中易于成为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而造成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因此,鉴于现有沉淀池都难以对水中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进行较好的沉淀去除,急需对现有的沉淀池进行改进以对该种颗粒进行去除而防止污染。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池,能够对水中颗粒,尤其是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进行良好的去除,防止水中颗粒造成的水污染、堵塞超滤膜膜孔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淀池,沉淀池设置上斜区、下斜区以及上斜区和下斜区之间的过渡区,下斜区的断面面积小于上斜区的断面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了上斜区、下斜区以及上斜区和下斜区之间的过渡区且下斜区斜面的断面面积小于上斜区斜面的断面面积的沉淀池,待沉淀处理的水依次流过下斜区、过渡区和上斜区,当一定量的水从断面面积较小的下斜区流入断面面积较大的上斜区时,水流流速会变小,另外,水流在流过下斜区和上斜区的斜面时,水流会在重力方向产生速度差,可以去除不同尺寸的颗粒,防止粒径尺寸较大的颗粒进入过渡区,增加上斜区的污泥量;水流向上方流动经过过渡区进入上斜区,过渡区的设计位于上斜区和下斜区之间,上斜区的沉淀的颗粒会滑落至过渡区,增加了过渡区内颗粒的数量,有效提高颗粒浓度,促进了动态悬浮层的形成,动态悬浮层绝大大部分是尺寸为5-8μm的颗粒,能够对流经的小尺寸颗粒尤其是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进行拦截、吸附等作用,使小尺寸颗粒沉淀,这不仅达到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还可以有效的减低对超滤膜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沉淀池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按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沉淀池水流流速的示意图;
图5为垂直图3中下斜板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水中细小颗粒尤其是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进行良好去除的沉淀池,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断面面积是指供待处理水流过的最大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泡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硅微粉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