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测急性肝衰竭预后的标志物在制备预测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5737.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王晓忠;雷建国;冯蕾;郭峰;苟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老年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6 | 分类号: | G01N33/576;G01N33/68;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何文颖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测 急性 衰竭 预后 标志 制备 评估 试剂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急性肝衰竭预后的标志物在制备预测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用于预测急性肝衰竭预后的标志物包括补体因子B、血浆蛋白酶C1抑制剂、凝血因子XII和载脂蛋白C-1。本发明首次提出的HBV-ACLF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为住院当天和治疗后4周的HBV-ACLF患者提供了生存和死亡患者的高通量iTRAQ分析,为具有完全不同预后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蛋白质组谱提供了新的见解,并确定了四种蛋白质——补体因子B(CFB)、血浆蛋白酶C1抑制剂(PPC1)、凝血因子XII(CF12)和载脂蛋白C-1(APO-CI)可以作为HBV-ACLF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ITIH3和APO-C1在制备预测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ELISA试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ACLF)是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住院后发生器官衰竭的肝硬化患者亚组的病症。HBV相关的ACLF是肝功能衰竭的首要危险因素[1-3]。炎症疾病被认为是ACLF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这种病症的病理生理学仍不清楚[4,5]。ACLF的特征是快速进展,导致短期和中期死亡率高达50-90%[6]。该综合征的结果通过全身心脏和肝脏血流动力学来估计[7,8]。然而,如果ACLF患者接受适当的治疗,其可能恢复原始肝功能状态的[9-11]。对于预测高死亡率ACLF患者的预后或最佳治疗的发展因素存在迫切需求。
遗憾的是,在标准治疗程序后,尚未报道有效标志物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以前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靶向分子作为预测ACLF预后的潜在因素,尤其是炎症因子[12-14]。然而,其他独立研究中只有少数人得到了支持。
HBV引发的ACLF是中国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类型,也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3]。中华医学会(CMA)于2006年制定了肝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并于2012年更新了修订版[24]。然而,ACLF在中国肝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定义和治疗策略与美国和欧洲不同。可用评分系统的表现也被证明不适合中国的ACLF患者,包括MELD、SOFA和APACHE[25-27]。不幸的是,很大一部分与HBV相关的ACLF患者对标准治疗的反应较差,并且在住院后不久死亡。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做出巨大努力来开发HBV-ACLF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然而,它们大多数是炎症因子和/或免疫相关因子(IL-6,IL-8,SIRS,solube ST2,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这可能与各种病症有关,而不是HBV-ACLF导致实用性差[28-32]。蛋白质组学是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力技术,广泛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器官功能障碍[15-20]。然而,只有两个研究小组对HBV相关ACLF的预后标志物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其中一个使用双向电泳(2-DE),另一个使用同量异位标签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21,22]。
2010年,Ren等人在正常,慢性乙型肝炎和ACLF样本中通过2-DE鉴定了23种差异表达蛋白,并进一步验证了α-1-酸性糖蛋白可能作为HBV感染预后的候选标记[21]。2017年,Zhou等人对来自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和HBV-ACLF患者的血浆进行了高通量iTRAQ分析,鉴定了42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一步证实了6种蛋白质作为潜在的HBV-ACLF生物标志物候选物的表达水平差异[22]。然而,他们两人都没有将蛋白质组数据与治疗后的结果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老年病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老年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5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