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容IPv4和IPv6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供装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4601.2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8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翔;黄嘉潍;吴韦德;黄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01 | 分类号: | H04L67/1001;H04L6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ipv4 ipv6 互联网 服务 负载 平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兼容IPv4和IPv6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供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一第一电子装置中的一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供装模块,其供装或开通VPC(虚拟私有云)环境的IPv4(互联网协议第4版)或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且该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供装模块具有:
一服务链供装管理单元,其管控该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的开通或拆除的生命周期,并记载该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的开通或拆除所需供装的多个服务节点、该多个服务节点的顺序及各该服务节点的供装程序,其中,在该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的开通或拆除阶段时,该服务链供装管理单元依据该多个服务节点的顺序将该多个服务节点串整成服务链;
一网络资源启用与设定单元,其对依据该多个服务节点的顺序所串整而成的该服务链中的各该服务节点进行沟通以启用及设定各该服务节点;及
一网络资源管理与配发单元,其依据IPv4子网络和IPv6子网络的不同用途建立多个IP资源池,且该网络资源管理与配发单元依据用途从该多个IP资源池中选定IP资源池,以从选定的该IP资源池中取得可用IP地址;以及
设于该第一电子装置或一第二电子装置中的一IPv4和IPv6子网络IP资源池管理模块,其管理该网络资源管理与配发单元依据该IPv4子网络和该IPv6子网络的不同用途所建立的该多个IP资源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IPv4子网络包括一具有IPv4负载平衡用途IP资源池与IPv4主机子网络IP资源池的IPv4用户自订服务子网络、一具有IPv4互联网接口IP资源池与IPv4网络节点路由IP资源池的IPv4管理子网络、以及一具有IPv4互联网连线IP资源池的IPv4公用服务子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IPv6子网络包括一具有IPv6负载平衡用途IP资源池与IPv6主机子网络IP资源池的IPv6系统配发服务子网络、以及一具有IPv6互联网接口IP资源池与IPv6网络节点路由IP资源池的IPv6管理子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网络资源管理与配发单元依据IPv4和IPv6的专用与公用网络特性,将该IPv4子网络和该IPv6子网络依据服务与管理用途分割成不同的子网络,并于各该子网络中建置不同的IP资源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供装模块更从该IPv4子网络的公用服务子网络中每次配发数个网段区间的网络以建立IPv4互联网连线IP资源池,从而将该IPv4互联网连线IP资源池搭配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的服务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一VPC路由器与一互联网网关,以于该互联网服务的开通阶段,由该互联网服务与负载平衡服务供装模块将用户端欲开通的IPv4或IPv6互联网连线采取对应的供装程序,以开通该VPC路由器与该互联网网关的路由表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一操作系统更新服务器与一VPC主机监控服务器,其中,IPv4和IPv6两种IP格式的服务并存于VPC服务架构中,且该IPv4和IPv6的服务流量共享于该VPC路由器、互联网网关、操作系统更新服务器与VPC主机监控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具有多网卡功能的VPC主机,以借由该VPC主机的多个网卡同时横跨或连线该IPv4子网络和该IPv6子网络,使该VPC主机运行兼容IPv4和IPv6的用户业务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IPv4采取用户端自定网络的IP设定方式,而该IPv6采用SLAAC(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搭配EUI-64(64位元扩展唯一标识符)演算法,以使该VPC主机的网卡自动取得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凿孔Polar码的码字构造方法
- 下一篇:具冷藏功能的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