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产品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3063.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钟立松;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荟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20;H01M10/46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产品 无线 充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产品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包括APP客户端、云服务器、网关、面板、充电发射器装置和带有无线充电的接收器的电池类产品;所述APP客户端与云服务器,网关、面板与云服务器之间均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充电发射器装置,包括无线发射器、第一射频芯片、第一MCU处理器、供电电源;所述带有无线充电的接收器的电池类产品,包括无线接收器、第二射频芯片、第二MCU处理器、供电电池。本发明提出的低功耗类产品更换电池方法,解决了经常更换电池的困扰,用户无需拆卸组装,且成本低,操作方便合适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有线通讯等技术领域,属于智能家居行业。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市面上常用的低功耗产品都使用了电池,而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市面上的产品一般在一年到两年之后就需要更换电池。
而目前来说,更换电池比较繁琐,给厂家带来售后成本的增加,同时用户的使用也很不方便。而且更换电池成本较大,费时又费力,体验又不太好会降低用户的粘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低功耗产品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低功耗产品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APP客户端、云服务器、网关、面板、充电发射器装置和带有无线充电的接收器的电池类产品;
所述APP客户端与云服务器,网关、面板与云服务器之间均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充电发射器装置,包括无线发射器、第一射频芯片、第一MCU处理器、供电电源,还包括一种混沌通讯发送电路;
所述一种混沌通讯发送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运算放大器U1:A、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C、运算放大器U1:D、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D、运算放大器U3:A、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均接输出信号,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D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D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D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C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C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D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荟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荟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3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