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换类型的表示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0038.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8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赵欣;李翔;刘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593 | 分类号: | H04N19/593;H04N19/11;H04N19/61;H04N19/186;H04N19/70;H04N19/82;H04N19/91;H04N19/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马媛媛;王琦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类型 表示 方法 设备 | ||
一种用于表示变换类型的方法及设备,该变换类型用于对编码视频码流中的当前块编码,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以及确定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当确定所述帧内预测模式满足预定条件时,在编码视频码流中以信号表示变换类型,以及当所述帧内预测模式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变换类型包括默认变换类型,并且不在编码视频码流中以信号表示该变换类型。
相关文件
本申请要求2018年7月9日递交的美国申请No.62/695,395的优先权,以及2018年11月30日递交的美国申请No.16/206,10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越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下一代视频编码技术,例如,多功能视频编码(VVC)。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依赖于模式的主变换和二次变换方案。
背景技术
ITU-T VCEG(Q6/16)和ISO/IEC MPEG(JTC 1/SC 29/WG 11)在2013年(版本1)、2014年(版本2)、2015年(版本3)和2016年(版本4)公布了H.265/HEVC(High EfficiencyVideo Coding,高效视频编码)标准。从那时起,针对显著超越HEVC标准(包括其扩展)的压缩能力的未来视频编码技术的标准化的潜在需求,就已经启动了研究工作。
在2017年10月,发布了对具有超出HEVC(CfP)能力的视频压缩的提案的联合公告。到2018年2月15日,分别提交了关于标准动态范围(SDR)的总共22个CfP响应,关于高动态范围(HDR)的12个CfP响应和关于360个视频类别的12个CfP响应。在2018年4月,所有收到的CfP响应都在122MPEG暨第十界联合视频探索小组-联合视频专家小组(JVE)会议中进行了评估。通过仔细评估,JVET正式启动了超越HEVC的下一代视频编码的标准化,即所谓的多功能视频编码(VVC)。
在HEVC中,通过使用表示为编码树的四叉树结构将编码树单元(CTU)分成编码单元(CU),以适应各种局部特性。在CU级,做出了是否使用图像间(时域)或图像内(空间)预测来对图像区域进行编码的决定。每个CU可以根据PU分割类型进一步分割成一个、两个或四个预测单元(PU)。在一个PU内,应用相同的预测过程,并以每个PU为基础将相关信息发送到解码器。在通过应用基于PU分割类型的预测过程获得残差块之后,可以根据与CU的编码树类似的另一个四叉树结构将CU分割为变换单元(TU)。HEVC结构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具有多个分区概念,包括CU、PU和TU。在HEVC中,CU或TU可仅为正方形,而PU可为用于帧间预测块的正方形或矩形。在HEVC的后期,一些投稿建议允许矩形PUs用于帧内预测和变换。这些建议未用于HEVC,但通过扩展用于JEM。
在图像边界处,HEVC施加隐式四叉树分割,使得块将保持四叉树分割,直到大小符合图像边界。
在VVC中,EMT和NSST可独立使用或耦合使用,但它们应用于当前块的所有帧内预测模式。因此,需要在编码器中测试具有EMT或NSST的每个帧内预测模式,这很耗时。此外,需要更多的信令比特来支持EMT/NSST和帧内模式的所有组合。
因此,将变换跳过应用于所有帧内预测模式。但是,需要在编码器中测试具有变换跳过的每个帧内预测模式,这很耗时。此外,需要更多的信令比特来支持变换跳过和帧内模式的所有组合。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变换类型的表示方法,该变换类型用于对编码视频码流中的当前块进行编码,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以及当确定所述帧内预测模式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在编码视频码流中以信号表示变换类型,以及当确定所述帧内预测模式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该变换类型包括默认变换类型,并且不在编码视频码流中以信号表示该变换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腾讯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0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