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892.4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林;倪爱斌;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废料 粉碎 回收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属于玻璃粉碎回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瓶口塑料环或者金属环去除效率低、粉尘污染严重等技术问题。一种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进料漏斗、一级粉碎箱、筛选箱和二级粉碎箱,进料漏斗内设置有用于防止玻璃粉末扩散的防扩散机构,一级粉碎箱内固定有导向块和导向板,导向块上具有若干尖刺,导向块的导向面与导向板形成玻璃瓶粉碎的粉碎通道,粉碎通道的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粉碎通道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粉碎辊一,导向块内设置有用于将粉碎通道内的玻璃瓶挤压碎的挤压机构。本发明具有瓶口塑料环或者金属环去除效率高、粉尘污染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粉碎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是人类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质,它可以做成各种器具、器皿、平板玻璃等。而玻璃瓶则是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产品,而很多玻璃瓶为保证其密封性,都会这有瓶盖以及与瓶盖相连的瓶环。
传统的玻璃瓶粉碎设备采用辊筒压碎,或者是采用压板压碎的方式,在玻璃粉碎过程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玻璃粉末漂浮到空气中,造成粉尘污染,且,很多玻璃瓶在拧下瓶盖后,会留下一个原本与瓶盖相连的塑料环或者金属环,在粉碎之前需要人工清理掉,清理效率非常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解决了瓶口塑料环或者金属环去除效率低、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进料漏斗、一级粉碎箱、筛选箱和二级粉碎箱,所述的进料漏斗内设置有用于防止玻璃粉末扩散的防扩散机构,所述的一级粉碎箱内固定有导向块和导向板,导向块上具有若干尖刺,导向块的导向面与导向板形成玻璃瓶粉碎的粉碎通道,粉碎通道的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粉碎通道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粉碎辊一,所述的导向块内设置有用于将粉碎通道内的玻璃瓶挤压碎的挤压机构,所述的筛选箱内设置有用于将玻璃碎片与瓶环分离的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若干用于钩住瓶环的挂钩,所述的二级粉碎箱内设置有用于将玻璃碎片粉碎的二级粉碎机构和设置有用于将粉碎后玻璃输出的输送带,该输送带位于二级粉碎机构的下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玻璃瓶投放至进料漏斗内,玻璃瓶撞击到导向块上的尖刺后,破碎,滚落到粉碎通道内,然后通过粉碎滚一进行粉碎,粉碎通道的最小端小于玻璃瓶口的直径,方便玻璃瓶瓶口也变破碎,在导向块内的挤压机构也能提高玻璃瓶的破碎效率,防止玻璃瓶碎成大片状从粉碎通道内流出,然后玻璃瓶碎片进入到筛选箱内,通过分离机构将瓶环分离出来,玻璃碎片与瓶环同时调入分离机构内,然后通过挂钩勾住瓶环,玻璃碎片继续下流,进入到二级粉碎机构进行进一步粉碎,使玻璃碎片变成小颗粒,最后掉入到输送带上输出,输送带通过现有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本发明通过多次破碎,能够将玻璃瓶上的塑料环或者金属环分离出来,防止影响玻璃的纯度,影响使用,在粉碎时能够避免玻璃粉末飘出该设备,避免空气污染,一级粉碎时,玻璃瓶能够被压碎,但是玻璃瓶上的塑料环与金属环能够继续保持环状,方便分离机构的分离,最后通过二级粉碎,使玻璃碎片变成小颗粒输出。
在上述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中,所述的防扩散机构包括若干毛刷板一和若干毛刷板二,毛刷板一固定在进料漏斗内壁一侧,毛刷板二固定在进料漏斗内壁另一侧,毛刷板一的毛与毛刷板二的毛接触。玻璃瓶通过重力作用,直接穿过毛刷板一与毛刷板二,但是,玻璃瓶在粉碎后的粉尘能够被毛刷板一和毛刷板二阻隔,防止飞出设备。
在上述用于玻璃废料的粉碎回收设备中,所述的粉碎辊一表面上具有若干凸粒。凸粒能够提高粉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