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坠落冲击试验的测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7379.3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杰;经勇;顾燕苏;麻芳义;朱东良;孙之广;王飞龙;谭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B21/02;G01B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离指示器 测距装置 坠落冲击 动力机构 驱动装置 试验装置 连接带 导轨 试验 测量精度高 非接触测量 导轨移动 独立运行 方向设置 滑动设置 运行稳定 竖直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坠落冲击试验的测距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距离指示器以及带动所述距离指示器沿所述导轨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距离指示器上的连接带、驱动所述连接带运动的动力机构以及控制所述动力机构运行的控制机构。本发明的适用于坠落冲击试验的测距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可附加到原有试验装置上,也可独立运行,对原有系统使用无影响,采用非接触测量方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提高了整个试验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坠落冲击试验的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坠落悬挂安全带试验时应按照GB/T 6096-2009《安全带测试方法》4.8条规定的方法进行整体动态负荷测试。测试示例如图1所示,在测试台架3上安装传感器2和挂点1,并通过被测样品4将模拟人5安装到挂点1上,实验时先将模拟人5通过悬吊机构6固定,之后模拟人5脱离悬吊机构6向下坠落,测量坠落前和坠落后的垂直距离即为坠落高度。
传统测量方法测试时采用同建筑结构连为一体的冲击测试架进行试验,冲击测试架高约6m。试验时以冲击测试架的固定点(或者地面)为参考点,分别测量模拟人试验前后的距离,其差值即为坠落距离。测量时如从模拟人上方进行则有高处跌落风险,如从模拟人下方进行则有被模拟人砸伤的风险(模拟人重量100kG)。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内置距离传感器的模拟人,使用前预先给模拟人充电。测量数据通过无线发送,由接收端显示。虽然该测量装置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但是其造价高昂、结构复杂,易受电磁干扰;且多次冲击后故障率高,可靠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坠落冲击试验的测距装置,其成本低、使用可靠、测量快捷方便精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坠落冲击试验的测距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距离指示器以及带动所述距离指示器沿所述导轨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距离指示器上的连接带、驱动所述连接带运动的动力机构以及控制所述动力机构运行的控制机构。由于坠落冲击试验主要看模拟人在试验前后的高度差即坠落距离,所以将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在导轨上设置距离指示器,通过驱动装置在导轨上移动距离指示器来标记模拟人在试验前后的高度,进而得到模拟人的坠落距离,得到坠落冲击试验的结果。整个测距装置操作简便快捷,测试结果准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带另一端的配重。即连接带连接距离指示器和配重,通过配重带动距离指示器移动并通过动力机构进行控制,使得距离指示器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且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具有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轴承,所述距离指示器安装在所述轴承上,所述连接带连接在所述轴承上。
优选地,所述距离指示器用于朝向模拟人发射指示线,所述指示线水平设置。距离指示器的作用在于标记模拟人在试验前后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即坠落距离为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指示线为垂直竖直方向设置的水平线。
优选地,所述连接带的运动路径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连接带的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轮。设置导向轮使得距离指示器、连接带以及配重的运动更加稳定,且导向轮设置在靠近配重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测距装置包括对应所述距离指示器设置的标尺,通过所述标尺得到所述距离指示器的移动距离。标尺优选设置在导轨上,也可以设置在配重的运动路径上或者对应距离指示器发出的指示线进行设置,通过标尺读取位移,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7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声波穿越旋涡的声场畸变特性试验的装置和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