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MOFS/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5004.3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霞;顾悦;秦文秀;周宏建;张海民;汪国忠;赵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mofs 木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OFS/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将木材真空浸渍在Al(NO3)3·9H2O的饱和溶液中,24h后取出,并以60℃干燥24h,从而得到负载Al3+的木材;将负载Al3+的木材放置于马弗炉中,并在空气气氛中250℃煅烧6h,然后放置于管式炉中,并在氮气气氛中600℃煅烧2h,从而得到Al2O3/木炭复合物;将所述Al2O3/木炭复合物和氨基对苯二甲酸放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30min的超声处理,然后在110℃中反应6h,再进行洗涤和干燥,从而得到Al‑MOFs/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克服了粉体纳米MOFs不易回收的缺点,而且实现了对水体中铅离子快速高效、多次循环和选择性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中铅离子去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l-MOFS/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排出的“三废”、含铅汽油的排放、铅酸蓄电池生产等。进入水环境的铅,由于不能被生物降解,可在生物体内长期积累,并沿食物链传递,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铅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的,一旦铅在体内富集,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吸附法被认为是污染水体处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其工艺比较简单并且效果显著,因而备受研究者所关注。
近年来,对吸附剂的研究逐渐由单一的吸附剂向新型复合吸附材料转变。复合型吸附材料能够弥补两种或几种单一的吸附材料本身的缺点,在保证吸附量的同时,使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再生程序简单,容易回收再利用,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分离能力,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MOFs材料大都是以粉末的状态存在,在实际运用中会造成管路堵塞和难回收的问题,因此在多孔基片上生长或沉积MOFs颗粒,将MOFs固定在成型基体上制备复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最简单的在生物质上负载MOFs的方法就是直接生长法,它是将MOFs合成的前驱体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等与生物质混合,在水热条件下一步合成,但是这种方法所制备的MOFs材料很难均匀的负载在木材内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MOFS/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不仅克服了粉体纳米MOFs不易回收的缺点,而且改善了生物质材料对重金属的去除性能,提高了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效率,实现了对水体中的铅离子快速高效、多次循环和选择性去除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Al-MOFs/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木材真空浸渍在Al(NO3)3·9H2O的饱和溶液中,24h后取出,并在60℃的烘箱中干燥24h,从而得到负载Al3+的木材;
步骤2、将所述负载Al3+的木材放置于马弗炉中,并在空气气氛中250℃煅烧6h,升温速率为2℃/min,然后放置于管式炉中,并在氮气气氛中600℃煅烧2h,升温速率为2℃/min,从而得到Al2O3/木炭复合物;
步骤3、按照所述Al2O3/木炭复合物:氨基对苯二甲酸=2:1的质量比,将所述Al2O3/木炭复合物和氨基对苯二甲酸放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30min的超声处理,然后在110℃中反应6h,再进行洗涤和干燥,从而得到Al-MOFs/木炭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木材的长为5mm、宽为5mm、厚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5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