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区人工恢复灌木林地土壤抗旱增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2286.1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爽;牛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 土壤 恢复 灌木林地 煤矿区 矿区 增肥 抗旱 保水剂施用量 改善土壤结构 人工植被 生态环境 土壤肥力 土壤干燥 有机质 保水剂 施肥量 施肥 施加 植被 | ||
一种煤矿区人工恢复灌木林地土壤抗旱增肥方法,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矿区土壤干燥、养分贫瘠,导致土壤肥力低下以及植被难以恢复的技术问题。它分别对恢复区域做施加有机肥、保水剂处理,有机肥施肥量为0.05kg/m2,有机肥中有机质为45%,N、P、K含量是5%;保水剂施用量为0.2kg/m2。本发明采用科学的施肥方式,提高了土壤的水分和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有利于人工植被的恢复,使得矿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区人工恢复灌木林地土壤抗旱增肥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矿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干燥贫瘠化现象严重,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农田,使得土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与损失,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土壤修复是矿区植被恢复的主要部分,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是矿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的培肥模式可影响土壤的水分、养分,进而影响矿区的植被恢复。
矿区土壤环境常常难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这种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矛盾导致人工恢复植被衰退甚至死亡,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目前,植被恢复技术的应用还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为进一步有效地改善该区地生态环境,对该区植被生长与土壤水肥环境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合深入研究,探索出该区不同植被生长的保水培肥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是当前本区生态恢复实施的重要理论和应用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矿区土壤肥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植被难以恢复的问题。提供优良的保水培肥模式,用保水剂、有机肥的施肥处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以及养分对植被和农作物的供应能力和有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区人工恢复灌木林地土壤抗旱增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地划分:在矿区选择典型的人工恢复植被区域,为灌木林地;设置3个样地,分别为不做任何肥料的样地、施用有机肥样地、施用保水剂样地;
b)施肥处理:在施用有机肥样地内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中有机质为45%,N、P、K含量是5%,有机肥施肥量为0.05kg/m2;在施用保水剂样地内施用保水剂,保水剂施用量为0.2kg/m2;
c)样品采集:除去地表植被和覆盖物,分别对每块样地钻取深度是0~40cm土样,每隔10cm钻取一次,共有4层,样地按照S型进行3次取样,所采取的土样一部分放入铝盒密封用于土壤剖面含水量的测定,另一部分风干后用于土壤养分的测定;
d)土壤剖面含水量的测定:在105°的温度下风干土壤样本直至恒重,土壤含水量计算公式为W=(W2-W1)/(W1-W0)×100%,式中:W1为铝盒与干土重之和,W2为铝盒与湿土重之和,W0为铝盒重;
e)测定每块样地的土壤全碳、全氮;
f)对土壤水分和有机质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步骤(a)中每个样地面积均为10m×10m,样地与样地之间的间距为2m。
进一步地,步骤(b)中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为45%,N、P、K含量为5%,保水剂主要以生物有机质为产品原料,在稀释后喷洒于土壤表面,分解后可以被土壤吸收利用,起到调理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的作用。
本发明地有益效果是:施加有机肥和保水剂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地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质量,有利于植被的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煤矿区人工恢复灌木林地土壤抗旱增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2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