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3647.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回收哥(武汉)互联网有限公司;河南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电子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H01J9/5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锥形 屏破拆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绝缘;机械装置,其包括导轨、导轨支座、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转轴以及转轴支座;电学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以及双刀单掷开关;电热丝,其两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中部分别套设于第一电极棒以及第二电极棒上。本发明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利用玻璃韧性差,导热性差的特点,通过电热丝套在锥形屏上加热,使与电热丝接触的玻璃温度较高,加热完毕之后立即在该处用水降温,通过快速的温度变化使该处自行发生破裂,不仅破拆效果稳定,而且震动小,荧光粉不容易被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视机拆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技术的逐渐发展,老式的显像管电视机逐渐被液晶电视、LED电视等新式电视淘汰。显像管的外壳由玻璃制成,分为屏、玻锥和管颈三个部分,屏的内壁上涂覆荧光粉。由于荧光粉有毒,显像管在报废拆解时,需要打开显像管的外壳回收其中的荧光粉。
由于显像管外壳由玻璃制成,质地硬且脆。若采用外力撞击破碎的方式破拆显像管外壳,外壳破碎的形状不稳定,并且破碎时产生的震动也容易激起内壁上涂覆的荧光粉,危害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外力敲碎显像管外壳,容易导致破碎形状不稳定,激起荧光粉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该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绝缘;机械装置,其包括导轨、导轨支座、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转轴以及转轴支座,导轨支座布置于底板上,导轨两端与导轨支座连接,滑块套设于导轨上,第一连杆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转轴支座布置于底板上,转轴与转轴支座转动连接;电学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以及双刀单掷开关,双刀单掷开关包括第一闸刀、第二闸刀、第一刀座以及第二刀座,第一闸刀以及第二闸刀与转轴连接,并分别朝向第一刀座以及第二刀座布置,第一电极棒固定连接底板且电连接第一闸刀,第二电极棒固定连接底板且电连接第二闸刀,第一刀座以及第二刀座布置于底板上,且分别电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电热丝,其两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中部分别套设于第一电极棒以及第二电极棒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利用玻璃韧性差,导热性差的特点,通过电热丝套在锥形屏上加热,使与电热丝接触的玻璃温度较高,加热完毕之后立即在该处用水降温,通过快速的温度变化使该处自行发生破裂,不仅破拆效果稳定,而且震动小,荧光粉不容易被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未通电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未通电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通电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通电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电学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未通电时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未通电时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通电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一实施例的通电时的侧视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锥形屏破拆设备电学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回收哥(武汉)互联网有限公司;河南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电子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未经回收哥(武汉)互联网有限公司;河南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电子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3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