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169.7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旗悦步;黄立勇;杨雄;岳文才;盘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5/0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云端服务器 对应软件 施工结构 施工作业 图片格式 终端扫描 存储模型 方便施工 模型生成 三维模型 文件格式 下载 施工 终端 传播 电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及其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施工图建立待施工结构的模型;将所述模型以图片格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生成二维码;施工人员通过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以获取所述待施工结构的模型。本发明以图片格式存储模型,通过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查看对应的模型,无需安装对应的软件,使用方便便于施工人员推广使用,方便施工信息的传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扫码下载的BIM三维模型,其文件格式必须要用对应软件才能打开,终端或电脑未安装对应软件时查看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BIM技术应用局限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施工信息难以快速而准确地传递给到操作层众多的施工班组人员。例如灌注桩施工过程复杂技术难度较高施工通病较多,施工过程中隐蔽验收记录内容较多,工作相关的纸质文件多,纸质文件难以高效的传达给操作层众多的施工班组人员,信息流通低效。在施工班组人员对施工细部构造和灌注桩施工通病防治措施了解不足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中国专利CN106803162A,名称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施工作业指导方法,公开了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BIM三维模型;步骤2:对建立的BIM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完善;步骤3:将完善后BIM三维模型与相关的文档、音频进行关联;步骤4:将关联后的BIM三维模型上传至网络,并利用二维码生成器生成下载地址的二维码;步骤5:分发下载地址的二维码;步骤6:管理或施工人员通过扫码下载BIM三维模型,查看并模拟BIM三维模型;步骤7:当BIM三维模型中存在问题时,管理或施工人员进行反馈意见,并返回步骤2,否则结束流程。
但是,通过上述方式扫码下载的BIM三维模型,其文件格式必须要用对应软件才能打开,手机或电脑未安装对应软件时查看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及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扫码下载的BIM三维模型,其文件格式必须要用对应软件才能打开,终端或电脑未安装对应软件时查看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施工图建立待施工结构的模型;
将所述模型以图片格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生成二维码;以及
施工人员通过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以获取所述待施工结构的模型。
本发明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根据施工图建立待施工结构的模型,包括:
利用Revit软件依据施工图纸建立BIM模型;以及
将所述BIM模型导入至Fuzor软件中进行渲染。
本发明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步骤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施工结构的模型设置对应于各个施工位置的热点。
本发明BIM指导施工作业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步骤:
将施工相关的文档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文档链接;以及
在所述热点插入对应的文档链接,实现所述待施工结构的模型和所述文档相互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站选址智能算法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动态三维模型及其动作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