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机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0772.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慕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燃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机燃烧系统,缸盖上的进气道与燃烧室连接,进气道临近进气门座处的下壁面在进气道的长度方向上整体为凹弧面,凹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进气道的上方。上述方案通过凹弧面的设置,使进气道在临近进气门座的位置下凹,气体在经进气道进入燃烧室时,位于下侧的气体会在凹弧面的引导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气体的滚流加强,有效的改善了缸内燃烧效率,降低了油耗和颗粒物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的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缸内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直喷式汽油机的进气道是俯冲式的直气道,这种气道的滚流比在中大升程时很高,但在低升程时较低,导致发动机怠速或者低速燃烧差。再加上活塞顶面的冠面将燃油引导至火花塞附近,当燃油喷到高热的活塞冠面时,燃油会很容易雾化,在冷起动或者低中速大负荷工况下,附着在冠面上的燃油油膜会产生不完全燃烧,导致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PN)排放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燃烧系统,改善缸内燃烧效率,降低油耗和颗粒物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油机燃烧系统,缸盖上的进气道与燃烧室连接,进气道临近进气门座处的下壁面在进气道的长度方向上整体为凹弧面,凹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进气道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凹弧面的设置,使进气道在临近进气门座的位置下凹,气体在经进气道进入燃烧室时,位于下侧的气体会在凹弧面的引导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气体的滚流加强,有效的改善了缸内燃烧效率,降低了油耗和颗粒物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活塞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一种汽油机燃烧系统,缸盖上的进气道10与燃烧室20连接,进气道10临近进气门座30处的下壁面在进气道10的长度方向上整体为凹弧面11,凹弧面11的曲率中心位于进气道10的上方。本发明通过在进气道10上设置凹弧面11,使得进气道10在临近进气门座30的位置突然下凹,这样气体在经进气道10进入燃烧室20时,位于下侧的气体在凹弧面的引导下向上运动,使得原本从进气门下边缘进入燃烧室20的一部分气体运动至进气门上边缘进入,从而形成很强的滚流,有效的改善了缸内燃烧效率,降低了油耗和颗粒物排放。具体的,所述进气道10的下壁面上的凹弧面11是指从进气道10内部看为一个下凹的弧面,凹弧面11的曲率越小,即凹弧面11的凹弧度越大,滚流增加越明显。
进一步的,进气门座30下方临近进气门下边缘处且远离缸体对称面的燃烧室20室壁处设置有凹台21,凹台21沿燃烧室20的室壁曲面走向吻合布置,在气门小升程时进气门的下边缘位于凹台21的凹形区域内。通过凹台21的设置,当气门小升程时,进气门的下边缘位于凹台21的凹形区域内,可以理解为在上下方向上进气门的下边缘位于凹台21高度范围内,这样使得进气门下边缘与燃烧室边缘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进气阻力增加,导致绝大部分气体从进气门上边缘直冲入气缸,大大加强了滚流比。具体的,凹台21可通过机加工实现,加工精度高,可有效的避免进气门与燃烧室20室壁相撞。
进一步的,所述凹台21包括上台面211和侧阶面212,上台面211整体上与进气门座30所在平面平行,侧阶面212位于上台面211的下方且侧阶面212整体呈与进气门下边缘周向轮廓吻合的弧形面。具体的,上台面211的轮廓整体呈月牙状,侧阶面212的弧形面展开后整体上也呈月牙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