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8371.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新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成像设备 光声成像 多模态 样品承载装置 机体上表面 信号处理器 一体化 转盘 光学成像模块 双模式成像 双模态成像 成像模块 混合成像 活动卡接 机体正面 控制面板 医疗设备 正面固定 限位杆 限位环 支撑板 分辨率 探头 超声 共轴 光声 匹配 验证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样品承载装置,所述样品承载装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光声成像模块,所述光声成像模块的底部与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体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光声成像模块的正面通过限位杆活动卡接有转盘,机体上表面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光学成像模块。该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通过限位环和转盘上对应探头之间的相匹配,便于使用者对相应信号进行双模式成像处理,通过共轴光声和超声双模态成像方式便于对成像模块进行相互验证,提高了混合成像的分辨率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多模态医学成像设备主要建设多维度超快生物分子成像设备,高分辨全网络连接图谱成像装置,据统计,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率高达90%以上,三级医院尤为突出,国外巨头的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垄断这一市场,而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技术力量薄弱,高端市场运作较少,因此生产的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的功能并不完善。
现有的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一般只安装一种成像元件,无法对成像的分辨率进行精算,同时不易起到自我验证的效果,混合成像的分辨率较低,且现有的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没有安装良好的探头切换模块,不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进行对应的探头更换,导致该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更换探头的速度较为缓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具备提高了混合成像的分辨率的精度和提高了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的适用性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用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样品承载装置,所述样品承载装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光声成像模块,所述光声成像模块的底部与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体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光声成像模块的正面通过限位杆活动卡接有转盘,所述机体上表面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光学成像模块,所述信号处理器的内部设置有传射结构。
可选的,所述光声成像模块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向臂,所述横向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光声成像模块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转盘的正面安装有探头,所述定位槽和探头的数量均为五个,两两相邻定位槽与限位杆横截面的圆心为顶角所形成的夹角均为七十五度,五个所述定位槽分别与其对应探针的位置之间的连线的向内延长线均经过限位杆横截面的圆心。
可选的,所述传射结构包括有正传射管、副传射管、水平镜片和旋转弧形镜片,所述正传射管和副传射管的左侧均与信号处理器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正传射管位于副传射管的上侧,且两者水平方向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旋转弧形镜片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旋转弧形镜片的左侧与正传射管的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旋转弧形镜片的右侧与信号处理器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镜片的左侧与副传射管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弧形镜片均位于水平镜片的上方,两个所述旋转弧形镜片以水平镜片竖直方向中线为对称轴相互对称。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套接有限位柱,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斜向槽,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与斜向槽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定位槽的底部相卡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底部与斜向槽的底部通过弹性伸缩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外表面与斜向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右侧,所述推杆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表面活动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新,未经刘新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8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性损伤智能评估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传感网络的口腔健康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