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安全充电接口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7974.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戴荣玉;徐林;赵启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羿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24/28;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端口 密封腔 母端口 翘板 电动汽车充电桩 充电接口 充电设备 隔离挡板 外侧设置 充电孔 充电枪 腔内 设备技术领域 防水性能 可伸缩的 双腔结构 充电桩 侧边 插接 拉绳 密封 伸出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安全充电接口。该接口包括位于充电枪上的公端口和位于充电设备上的母端口;充电枪的公端口外侧设置调节针;调节针沿公端口的插接方向伸出;充电设备上设置密封腔,密封腔为双腔结构,母端口位于第一腔内,第二腔内设置调节翘板;密封腔外侧设置面板,面板上分别设置充电孔和调节孔;面板上的充电孔和母端口的间隙内设置可伸缩的隔离挡板,隔离挡板的其中一条侧边通过拉绳与调节翘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翘板的另一端位于调节孔的正下方;该接口具有更好的密封和防水性能,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安全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科技的重视,电动汽车成为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大传统汽车生产商和新兴汽车生产商在电动汽车领域都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金,电动汽车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汽车充放电技术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的电动汽车主要依靠充电桩进行充电,世界各国也纷纷为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充电桩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主要起到电流中转站的作用,国内外的充电桩原理大同小异,但外形具有较大区别。应用最广泛的接口标准包括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标准等;这些标准中的充电接口主要包括公端口(Male)和母端口(Female)组件,端口内包括5-8个不同功能的端子,使用时将公端口和母端口进行插接,即可使二者良好电接触,然后通过车载充电机完成蓄电池的充电。
常规的公母端口插接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绝缘屏蔽和密封效果,因此汽车充电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隔离效果,防水、防尘性能相对较佳。但是充电枪在插入过程中或非使用状态下,母端口通常是暴露的;另外,操作人员也可能会在充电完成后忘记关闭母端口外的密封盖,这些都使得充电接口处存灰尘或水汽进入的风险,从而给车载充电机或蓄电池带来短路起火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安全充电接口,该接口具有更好的密封和防水性能,安全性更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安全充电接口,包括位于充电枪上的公端口和位于充电设备上的母端口;充电枪的公端口外侧设置调节针;调节针沿公端口的插接方向伸出,突出于公端口表面;
汽车的充电口内设置密封腔,密封腔为双腔结构,母端口位于第一腔内,第二腔内设置调节翘板;密封腔外侧设置面板,面板上分别设置与充电枪上的公端口和调节针的位置相对应的充电孔和调节孔;面板上的充电孔和母端口的间隙内设置可伸缩的隔离挡板,面板内表面设置卡槽,隔离挡板位于卡槽内;隔离挡板垂直于其伸缩方向的其中一条侧边通过拉绳与调节翘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翘板的另一端位于调节孔的正下方,调节翘板两端的起落方向垂直于面板所在平面。
其中,隔离挡板和调节翘板之间连接的拉绳依次穿过若干个用于控制张紧和转向的滑轮;滑轮与面板内表面或密封腔内壁连接。
该型接口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充电枪的公端口向设备上用于充电的母端口插入,在公端口插入之前,隔离挡板可以对第一腔上方面板的充电孔进行密封,当充电枪插入时,调节针首先穿过调节孔与第二腔内调节翘板的一端接触,当充电枪继续插入时,调节翘板平衡状态被打破,其另一端翘起,从而通过拉绳将隔离挡板向一侧拉动,暴露出第二腔内的母端口;操作人员进一步插入充电枪,即可将母端口和充电枪上的公端口稳定连接。
当用户将充电枪从设备上拔下之后,隔离挡板回到原位,从而重新将设备上用于充电连接的母端口密封。
优选地,隔离挡板沿伸缩方向的两侧边均通过第一弹性体与密封腔内壁连接,第一弹性体处于自由状态时,隔离挡板位于母端口正上方,所述调节翘板处于最大起落高度时,拉绳拉动隔离挡板使其从母端口上方完全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羿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羿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