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5285.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8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惠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城市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采集技术领域的一种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数据采集流程不够规范、措施不够健全,导致数据采集质量和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城市部件进行外业测量,获取其坐标数据;对城市部件进行属性普查,获取其属性数据,所述属性包括直接属性和专业属性;基于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城市部件数字化输入,获取城市部件的图形可视化数据成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方法,属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阶段,国内不少大中城市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其目的就是按照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要求,将计算机、远程通信、工作流等技术等引入城市管理领域,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打造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平台,使信息化成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数字城管”建设的基础是采集城市部件数据,以建设城市部件空间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的采集,包括定位、属性调查、数字化输入等,数据采集的质量及数据的可靠性,是关系到“数字城管”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城市部件数据的采集,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由于流程不够规范、措施不够健全,直接影响了数据采集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城市部件进行外业测量,获取其坐标数据;
对城市部件进行属性普查,获取其属性数据,所述属性包括直接属性和专业属性;
基于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城市部件数字化输入,获取城市部件的图形可视化数据成果。
进一步地,对城市部件进行外业测量,获取其坐标数据,包括:
利用全站仪对城市部件进行外业测量,获取城市部件的坐标数据文件;
基于不同全站仪获取的坐标数据文件,生成统一格式的坐标数据成果。
进一步地,对城市部件进行属性普查,获取其属性数据,包括:
基于坐标数据,将城市部件点位展绘到基础地形图上,生成调查工作图;
根据调查工作图的引导和实地普查,获取城市部件的属性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调查工作图的引导和实地普查,获取城市部件的属性数据,包括:
在调查工作图上标识城市部件的流水号;
普查获取与流水号对应城市部件的属性;
设定与流水号对应城市部件的标识编号;
基于不同城市部件的标识编号和属性,生成统一格式的属性数据成果。
进一步地,进行城市部件数字化输入,包括:图形界面输入、属性匹配输入。
进一步地,图形界面输入,包括:单个部件、线类型部件、面类型部件中的至少任一项范围线输入。
进一步地,属性匹配输入,包括:
将调查工作图中的流水号与属性数据成果中的标识编号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按预设的存储方式存储城市部件的属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套规范、完整的城市数据采集流程,避免了城市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随意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城市部件转换入库技术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惠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惠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