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2013.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征远;严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冠兆星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E21B17/00;F16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汤海锋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站 保温油管 保温型 采油井 输油系统 地面输油管 连续柔性 温降 井口 采油过程 连接油管 人力成本 输送过程 依次连接 作业费用 深井泵 最小化 油井 加药 油管 加热 地热 原油 节约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深井泵、油管、保温油管、保温型地面输油管和计量站,其中,所述保温油管设置于井口向下800m‑1500m,所述保温油管向下连接油管,所述保温型地面输油管的温降为≤2℃/km。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合理采用保温油管,充分利用地热能量,使得采油过程中不用电加热、加药。节约了电费、药费及其相关设备和人力成本,尤其大大降低了频繁的作业费用;地面采用保温型连续柔性管,将油井采出来的油送到计量站,能够使得原油在井口向计量站输送过程温降最小化。并且使用保温型连续柔性管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从油井下面通过油管被举升到井口,然后经过地面输油管将原油送到油田计量站。
目前陆上石油开采的油井大部分采用深井泵+普通油管的生产方式,井筒液体在举升过程中,地热能量与井筒进行热交换,温度不断下降,极易使得油管内壁结蜡,从而影响正常生产。为了使得生产能够正常运行,一般采用在空心抽油杆内加入电热带,进行电加热,或者定期停井进行热洗井。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加入化学药剂,延缓管道结蜡过程。
液体到井口后,一般需加热,然后进入地面输油管。但由于环境温度下降,管线中的原油就很难保证其品质的可靠性,原油的粘度增加,流速降低,影响管线的输送。当温度降低到原油凝固点以下时,原油基本凝固,常发生管线堵塞甚至断裂等现象。因此,对管线中原油的保温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常用的保温方法有中频电加热和热水伴热管,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
我们将上述的采油、输送过程称为“热采热输”。
由于“热采热输”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研发新的采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深井泵、油管、保温油管、保温型地面输油管和计量站,
其中,所述保温油管设置于井口向下800m-1500m,所述保温油管向下连接油管,
所述保温型地面输油管的温降为≤2℃/km。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油管的原始钢管的内径为50mm-76mm。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型地面输油管的管道中内置有电热带。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油管的长度由油气举升到进口时的温度决定,油气举升到井口时的温度高于该井原油结蜡点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从采油井到计量站的“冷采冷输”采输油系统,合理采用保温油管,充分利用地热能量,使得采油过程中不用电加热、加药。节约了电费、药费及其相关设备和人力成本,尤其大大降低了频繁的作业费用;
地面采用保温型连续柔性管,将油井采出来的油送到计量站,能够使得原油在井口向计量站输送过程温降最小化。并且使用保温型连续柔性管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规采油、输油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冷采冷输”采油、输油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冠兆星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冠兆星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2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