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油槽车卸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1932.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08;B67D7/32;B67D7/58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马会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油槽 车卸油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油槽车卸油系统,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技术领域,包括栈桥卸油模块和真空泵水循环模块;所述真空泵水循环模块包括储水罐、油水分离池、蓄水池、抽水泵、配电柜、投入式温度计、真空泵、投入式液位计、低液位开关和旋涡阻断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无线雷达液位器、第一流量开关和第二流量开关采集油槽车的液位值、流量信号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设置自控室根据液位变化情况与数值,进行相应的报警、人工操作提示,有效减轻了作业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配置;设置真空泵水循环模块避免真空泵内水温过高,产生蒸汽,影响抽真空效率,温度过低冻坏泵体,水循环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油槽车卸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卸油作业中的栈桥作业,传统的铁路油槽车接卸作业,是现代化程度最低、人力投入最密集的作业环节,而其作业环境复杂,作业过程中无法实施监控,无任何传感器、电动设备,全部作业任务均须员工手动完成,人工巡视频率2次/小时,作业员工频繁上下槽车,占用大量人力资源,且作业人员存在跌落风险、不可避免会吸入油蒸汽,设备运行风险、人员健康危害均较大,还有传统水环式真空泵内的水在夏季长时间使用可能温度过高,导致水汽蒸发,影响抽真空效率,冬季如保暖措施不到位,可能冻坏设备,而且大量水资源消耗,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槽车液位实时观测、自动报警、调控阀门和附加真空泵水循环的铁路油槽车卸油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铁路油槽车卸油系统,包括栈桥卸油模块、真空泵水循环模块、自来水供水口、止回阀、汽水分离罐、排水收水口、真空压力变送器、聚水槽、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真空罐、油库、第一油泵、第二油泵、通气管、手持端和自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卸油模块包括主油管、真空油管、主吸管、真空吸管、第一流量开关、电动阀、第二流量开关、第十二电磁阀、第一横管、支管、第十三电磁阀、第一手动阀、排底胶管、第二横杆、固定架、液压缸、转管、无线雷达液位器、导波管、吸油鹤管、第二手动阀、第三手动阀、栈桥、连接管、旋转管和报警器;所述真空泵水循环模块包括储水罐、油水分离池、蓄水池、抽水泵、第一冷却池、第二冷却池、第三冷却池、第四冷却池、第五冷却池、第六冷却池、第七冷却池、配电柜、投入式温度计、真空泵、投入式液位计、低液位开关和旋涡阻断板;所述真空吸管下端与所述真空油管密封连接,所述主吸管下端与所述主油管密封连接,所述主吸管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一流量开关,所述第一流量开关上方设置有所述电动阀,所述电动阀密封安装在所述主吸管上,所述电动阀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中间部位与所述真空吸管形成四通管结构,所述第一横管一端与所述主吸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横管另一端密封连接有所述支管,所述第一横管上靠近所述支管密封安装有所述第十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横管上靠近所述主吸管密封安装有所述第十三电磁阀,所述真空吸管上位于所述第一横管下方位置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二流量开关,所述栈桥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主吸管穿出所述栈桥上表面密封安装有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手动阀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中间部位与所述真空吸管形成三通管结构,所述第二横管一端与所述主吸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横管另一端密封连接有所述支管和所述排底胶管,所述第二横管、所述支管和所述排底胶管形成三通管结构,所述第二横管上靠近所述排底胶管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一手动阀,所述第二横管上靠近所述主吸管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三手动阀,所述栈桥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主油管和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报警器,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旋转管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管与所述转管转动连接,所述转管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移动端与所述连接管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转管远离所述连接管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吸油鹤管,所述吸油鹤管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导波管,所述导波管上部密封连接有所述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延伸出所述吸油鹤管,所述导波管上端穿出所述吸油鹤管固定安装有所述无线雷达液位器,所述无线雷达液位器上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天线,所述无线雷达液位器内设有蓄电池;所述主油管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油泵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油库密封连接,所述真空油管与所述真空罐进油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八电磁阀,所述真空罐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九电磁阀,所述第一油泵与所述油库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真空罐出气口与所述真空压力变送器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七电磁阀,所述真空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真空泵进气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真空泵出气口与所述汽水分离罐进气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汽水分离罐出气口与所述真空罐进气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汽水分离罐与所述储水罐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罐出水口与所述真空泵进水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真空泵出水口与所述排水收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水罐出水口与所述排水收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并联的所述第十电磁阀和所述第十一电磁阀,所述真空泵进水口与所述自来水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真空泵、所述储水罐和所述汽水分离罐设置在所述聚水槽圈内,所述聚水槽与所述排水收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排水收水口与所述油水分离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内部依次分为第一油水分离池、第二油水分离池和第三油水分离池,所述油水分离池出水口与所述蓄水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旋涡阻断板和所述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方设置有所述低液位开关,所述蓄水池上部设置有所述投入式液位计,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一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池与所述第二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池与所述第三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冷却池与所述第四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四冷却池与所述第五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五冷却池与所述第六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六冷却池与所述第七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七冷却池内设置有所述投入式温度计和所述供水泵,所述供水泵与所述储水罐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止回阀,所述蓄水池与所述自来水供水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且该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和所述第九电磁阀均并联有手动阀;所述手持端和所述无线雷达液位器分别与所述自控室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配电柜与所述自控室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真空压力变送器、所述抽水泵、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所述第九电磁阀、所述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十一电磁阀、所述真空泵、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二油泵、所述第一流量开关、所述电动阀、所述第二流量开关、所述第十二电磁阀、所述第十三电磁阀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所述配电柜通过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1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烹饪平台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平台
- 下一篇:甑锅卸料构造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