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砖的制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0278.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双锤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8 | 分类号: | C04B33/138;C04B33/132;C04B3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2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砖的制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称重:煤矸石、废矿渣、河道淤泥,三种原料的称重比为22%‑28%:62%‑68%:8%‑12%。S2,原料处理:1)煤矸石粉碎:利用煤矸石粉碎机对煤矸石进行初步破碎、筛分、再对较大煤矸石颗粒重新粉碎,以获得所需尺寸的煤矸石颗粒,粉碎后获得两种颗粒直径大小不一的煤矸石,一种为直径小于0.5mm的小颗粒煤矸石,另一种为直径大于0.5mm且小于1.5mm的较小颗粒煤矸石,且小颗粒煤矸石与较小颗粒煤矸石的比例为65%‑70%:30%‑35%。优点在于:以煤矸石、废矿渣、河道淤泥为原料生产多孔砖,具有变废为宝、废物再利用的优点,同时该多孔砖本身具有强度大、抗冻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砖的制砖工艺。
背景技术
多孔砖一般采用粘土、页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焙烧而成,采用粘土制成的多孔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又因其多孔而具有保温绝热、隔音吸声等优点,因此适宜做建筑围护结构。
但是粘土制成的多孔砖具有制造成本高,同时粘土砖主要通过开挖土壤烧结而成,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加环保的多孔砖制砖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发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孔砖的制砖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砖的制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称重:煤矸石、废矿渣、河道淤泥,三种原料的称重比为22%-28%:62%-68%、:8%-12%。
S2,原料处理:
1)煤矸石粉碎:利用煤矸石粉碎机对煤矸石进行初步破碎、筛分、再对较大煤矸石颗粒重新粉碎,以获得所需尺寸的煤矸石颗粒,粉碎后获得两种颗粒直径大小不一的煤矸石,一种为直径小于0.5mm的小颗粒煤矸石,另一种为直径大于0.5mm且小于1.5mm的较小颗粒煤矸石,且小颗粒煤矸石与较小颗粒煤矸石的比例为65%-70%:30%-35%;
2)废矿渣粉碎:利用矿渣粉碎机对废矿渣进行初步破碎、筛分、再对较大废矿渣颗粒重新粉碎,粉碎后的废矿渣颗粒直径大小在0.7mm-1.2mm的区间内;
3)河道淤泥含水率调整:需要将淤泥的含水率控制在50%-60%的区间内,当淤泥中含水率大于60%时,可通过淤泥烘干机对河道淤泥进行烘干,反之,当淤泥中含水率小于时50%时,可往淤泥中加入适量的液态水,并进行简单的搅拌混合操作。
S3,原料混合:将煤矸石、废矿渣、河道淤泥按照掺入比例倒入搅拌机中,并同时倒入充足的液体水,利用搅拌机对整体进行混合搅拌,使得原料混合均匀。
S4,静置:将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物料收集至陈化库中进行陈化,需将陈化库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5℃的环境,且陈化时间超过72小时。
S5,挤出成型:将陈化后的混合物料通过桥式多斗挖掘机由南到北均匀、匀速输送至箱式给料机中定量给料,混合物料经过对辊机辊压、碾练后,再输送到强力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其水份控制在14%-17%,搅拌后输送至双击真空挤出机中,挤出压力可达3.5MPa上,挤出的泥条经自动切条机、自动切坯切割成需要规格的砖坯。
S6,烘干:将挤出成型后的砖坯统一放置到干燥室(采用封闭式大型隧道式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室送热口的温度控制在140℃-160℃,烘干时间控制在23h-25h,且干燥过程中可采取静停方式,以此充分利用干燥室内富余的热量最大程度的进行干燥,同时干燥室内部还装有多台散热器,以此确保砖坯的干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双锤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嘉兴市双锤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