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0255.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8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通;张浩;付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40;G06Q20/0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系统 云平台 互联网产品 模块建设 运营平台 支付方式 支付交易 运营 细化 填充 应用 场景 零售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支付模式,分别是扫码支付与刷脸支付,本发明适合于绝大多数支付场景的互联网产品,每次集成新的支付方式在系统中只需按照流程细化填充,使平台在支付交易模块建设方面更加快速,为智慧零售运营平台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尤其是可以兼容多种支付方式流程架构的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活中购物、交易过程更加便捷,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快速进行资金流转,支付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微信、支付宝、京东、云闪付等,不同的支付平台日新月异。快捷支付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仅应用在日常的面对面交易中,在线购物、无人售卖过程中都会用到,那么如何将各类支付方式集成在现有系统或平台中,则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将各类支付方式集成在现有系统或平台中,使平台在支付交易模块建设方面更加快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包括两种支付模式,分别是扫码支付与刷脸支付;
扫码支付步骤为:1)消费者选择商品以及扫码支付,设备将商品信息与支付方式传入运营平台;2)平台根据商品信息来获取二维码并返回至设备,针对不同的商品所获取到的二维码也不同;3)将生成的二维码展示在设备界面上,消费者拿出手机客户端扫码,输入密码或指纹或刷脸验证通过;4)消费者验证授权后,支付平台将首先得到成功消息通知,并将消息主动发送至运营平台;5)运营平台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平台内部修改订单状态并将支付成功消息下发至设备;6)设备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开始发起出货流程。
刷脸支付步骤为:1)消费者选择商品以及刷脸支付;2)设备调起摄像头,拍照获取人脸信息;3)设备打开键盘界面,由消费者继续输入手机号或口令;4)设备将人脸及口令信息发往后台作为认证信息,后台发送至支付平台;5)支付平台收到认证信息,返回收单凭证;6)后台收到认证成功信息,保存认证记录并将凭证返回给前台;7)前台拿到收单凭证,通过后台向支付平台发起收单申请;8)支付平台返回收单成功,后台生成交易并将成功消息返回至设备;9)设备获得成功消息后,开始发起出货流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适合于绝大多数支付场景的互联网产品,每次集成新的支付方式在系统中只需按照流程细化填充,使平台在支付交易模块建设方面更加快速,为智慧零售运营平台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慧运营云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支付模式,分别是扫码支付与刷脸支付;
扫码支付步骤为:1)消费者选择商品以及扫码支付,设备将商品信息与支付方式传入运营平台;2)平台根据商品信息来获取二维码并返回至设备,针对不同的商品所获取到的二维码也不同;3)将生成的二维码展示在设备界面上,消费者拿出手机客户端扫码,输入密码或指纹或刷脸验证通过;4)消费者验证授权后,支付平台将首先得到成功消息通知,并将消息主动发送至运营平台;5)运营平台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平台内部修改订单状态并将支付成功消息下发至设备;6)设备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开始发起出货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