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数据通信总线自适应匹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0247.1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5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夸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41/08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数据通信 总线 自适应 匹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数据通信总线自适应匹配方法,根据高速信号传输系统的特性把整个方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底层链路参数重配置并对链路工作流程进行重置;第二步骤链路的链接关系进行重新握手交互;进而达到对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进行重置和配置,并且使新配置生效后的系统能快速的工作,可以彻底解决以前高速传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修改链路参数、运行状态无法形成稳定可动态配置的可靠运行状态的问题,从而达到系统运行状态可以动态配置,链路状态任意切换后、运行状态稳定可靠的效果,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简易、操作周期短,构建可靠、连接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数据通信总线自适应匹配方法,属于高速串行数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总线自适应匹配在世界各地的民用和商用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而这一系统在工业控制和通信邻域的应用最为广泛,高速通信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参数重新配置和链路重新握手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而且传统的自适应匹配过程均为在初始化时完成,过程较为冗杂,而且较易出现故障锁死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数据通信总线自适应匹配方法,通过系统参数重置、链路握手控制,实现高速链路通信的动态可重置设计,使系统能够随时根据用户使用需求灵活修改各种参数。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速数据通信总线自适应匹配方法,用于实现目标高速数据通信链路两侧链路设备对链路状态的切换选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目标高速数据通信链路两侧链路设备彼此间状态的互通有无,确定目标高速数据通信链路所对应的各个待选链路状态,并获得各待选链路状态分别所对应的链路参数,进入步骤B;
步骤B.创建对应于目标高速数据通信链路的链路状态修改进程,并进入步骤C;
步骤C.由各个待选链路状态中,选择一个未参与步骤C至步骤F操作的待选链路状态,更新作为待切换链路状态,并进入步骤D;
步骤D.将待切换链路状态所对应的链路参数,更新加载至链路状态修改进程中,由链路状态修改进程针对所加载的链路参数进行处理,并分别配置到两侧链路设备上,然后进入步骤E;
步骤E.控制两侧链路设备复位,即两侧链路设备之间的目标高速数据通信链路应用待切换链路状态,然后开启两侧链路设备之间的通信握手处理,并进入步骤F;
步骤F.判断两侧链路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握手成功,是则表示两侧链路设备之间的目标高速数据通信链路成功切换到待切换链路状态进行通信,并开启系统的业务进程;否则返回步骤C。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分别针对各个待选链路状态,针对待选链路状态、以及待选链路状态所对应链路参数的存储路径,进行组合编码,获得该待选链路状态所对应的唯一识别编码,进而获得各待选链路状态分别所对应的唯一标识码;
所述步骤C中,由各个待选链路状态分别所对应的唯一标识码中,选择一个未参与步骤C至步骤F操作的待选链路状态的唯一标识码,更新作为待切换链路状态的唯一标识码;
所述步骤D中,针对待切换链路状态的唯一标识码进行解析,获取该唯一标识码所对应待选链路状态的链路参数的存储路径,然后根据存储路径获取该待选链路状态所对应的链路参数,并将该链路参数更新加载至链路状态修改进程中,由链路状态修改进程针对所加载的链路参数进行处理,并分别配置到两侧链路设备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对待选链路状态、以及待选链路状态所对应链路参数的存储路径,应用16进制数据进行组合编码,获得该待选链路状态所对应的唯一识别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夸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夸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及对应的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