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615.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县众科电磁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8/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刘云娜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线缆 自动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中利用24V与5V供电单元、液晶显示单元、信号处理系统、信号接收变换单元以及外部处理单元使任意一序模具,在连接该系统的情况下,按照系统的设计功能,对模具线缆内的ID编码、工位编码、零件检测传感器状态、楔器位置检测传感器状态进行智能分析与判断,不仅能显示当前的诊断信息,还应具有自动诊断与识别具体那一根线缆短路或断路的故障,并将检测的结果输出至液晶显示屏上;与此同时,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还使用温度传感器对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在运行时的温度进行测试,以使工作人员实时获知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在作业时的温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轿车生产领域,模具是每个汽车制造商必备的基本工具之一,每个汽车零部件都是压力机装载模具锻压成型的,不同的汽车零部件需要不同的模具,一个车型基本结构的零部件制造大约需要200个左右的模具,每个模具都有一个且唯一的ID号、工位号、4个以内的零件检测传感器信号与4个以内的楔器位置检测传感器信号。以上的信号由安装在模具上的56根线缆(常用有效线缆24根)按照二进制编码的方式与西门子PLC进行数据通信,由于压机的震动或其它因素造成线缆松动或脱落,直接导致自动化压机线急停,影响生产效率,这就需要定期检查模具线缆是否正常;传统的模具线缆检测方式为:人工检测。耗时久、投入人力成本高、效率低。该问题一直制约着模具线缆检查工作的效率提升,经百度、雅虎、等网络搜索与市场走访的方式,在市面上,均未发现该类专门用于模具线缆智能检测的系统。
传统的线下检修工作中,模具的ID编码线、工位编码线、零件检测传感器状态、楔器位置检测传感器状态等检查工作完全依靠工人进行人工检查,每个工人的技术水平不等,导致了检查的准确性不高,存在较大的检测误差。
传统的模具线缆的检测方式是: 只有懂二进制编码的设备维修工才能对模具编码进行检查与维修,且检查一序模具约30分钟,如果按两个车型的模具数计算,检查完两个车型的模具需耗时约12000分钟,每次模具线缆的检查需投入约25人/次(按8小时制计算),该方式投入人力成本高、耗时久、效率低。
市面上没有该类专门用于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的系统,对此,亟需提供一种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利用24V与5V供电单元、液晶显示单元、信号处理系统、信号接收变换单元以及外部处理单元使任意一序模具,在连接该系统的情况下,按照系统的设计功能,对模具线缆内的ID编码、工位编码、零件检测传感器状态、楔器位置检测传感器状态进行智能分析与判断,不仅能显示当前的诊断信息,还应具有自动诊断与识别具体那一根线缆短路或断路的故障,并将检测的结果输出至液晶显示屏上;与此同时,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还使用温度传感器对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在运行时的温度进行测试,以使工作人员实时获知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在作业时的温度信息。最终设计开发的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准确性高、便携性强的特性,用自动检测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检测模具线缆的工作方式,使该项工作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
优选的是,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包括24V与5V供电单元、液晶显示单元、信号处理系统、信号接收变换单元以及外部处理单元。
其中,24V与5V供电单元为信号接收变换单元、液晶显示单元、信号处理系统以及外部处理单元提供电力支持,液晶显示单元、信号接收变换单元以及外部处理单元均与信号处理系统连接。
信号接收变换单元用于与待测模具连接,用于采集模具线缆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液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同时采用温度传感器对模具线缆自动检测系统在运行时的温度进行测试,并将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至信号接收变换单元,信号接收变换单元将采集的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的数据传输至液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县众科电磁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萧县众科电磁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