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负荷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412.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圣龙;杨凯;余高旺;魏艳伟;张延海;赵晓铎;白申义;毛林;龚赟;王宏杰;赵琦;胡舒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4;H02J13/00;H04L29/0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负荷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准负荷控制系统,属于大电网系统保护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首先采用UDP/IP通信协议,保障了子站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通信交互的可靠性;其次通过采用55正常帧报文周期发送机制,设置合理发送的周期,不仅可以满足实际系统对数据交互的实时性要求,还可以减轻无线传输带宽的压力;再次通过采用99命令帧报文突变连续发送机制发送负荷投切命令保护,能够有效保证动作命令的快速性,减小整组动作时间,快速切除可中断负荷,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准负荷控制系统,属于大电网系统保护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快速发展,过渡期电网“强直弱交”矛盾突出,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系统保护在加强第一道防线、拓展第二道防线、衔接第三道防线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解列、切机和切负荷等措施来提高系统在故障后的稳定性,以降低电网故障的社会影响,提升大电网故障防御能力。
处于第二道防线的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点多面广、选择性强、对用户影响小的优势,是保障过渡期电网安全的最有效手段。其中,300ms内的负荷控制,主要解决电网暂态稳定、动态稳定、电压稳定等紧急控制问题。精准负荷控制系统一般包括若干子站装置,每个子站装置管理一定数量的终端装置,当需要进行负荷切除或投入时,子站装置会向终端装置发送相应的投切命令,终端装置根据收到的命令按照设定的投切逻辑对其下属的负荷进行精准切除或投入。
目前,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已陆续在各大电网陆续投运,普遍采用2M光纤直连模式,由于终端侧比较分散,造成铺设光纤费用成本较高。为此,有人提出采用无线方式实现终端装置和子站装置之间的通信,该方案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但是由于终端装置和子站装置之间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并对子站装置向终端装置下发的投切命令实时性要求比较高,若采用无线方式很难同时满足实时性和传输带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准负荷控制系统,以解决目前采用无线方式难以同时满足实时性和传输带宽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精准负荷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子站装置、终端装置,子站装置通过无线接入设备与终端装置通信连接,子站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采用UDP/IP协议,当子站装置需要向终端装置下发投切命令时,子站装置采用突变方式向终端装置连续发送M帧负荷投切命令报文,M大于3,且各帧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大于设定时间,子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的非投切命令采用周期发送机制。
本发明通过UDP/IP通信协议,能够保障子站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通信交互的可靠性;采用正常帧报文周期发送机制,不仅满足了实际系统对数据交互的实时性要求,还可以减轻无线传输带宽的压力;通过采用突变连续发送机制发送负荷投切命令控制报文,能够有效保证动作命令的快速性,减小整组动作时间,快速切除可中断负荷,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投切命令接收的可靠性,所述终端装置采用N帧确认机制接收子站装置发送的负荷投切命令报文,终端装置在连续收到N帧有效的负荷投切命令报文时进行相应的投切操作,N小于等于M且N大于等于3。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装置按照设定周期向子站装置发送报文,子站装置按照设定周期向终端装置发送非负荷投切命令报文。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与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装置为无线接入终端,每个终端装置上配置有CPE设备,各终端装置通过对应的CPE设备接入无线网络,实现与子站装置的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灵活性,该控制系统还包括2M光纤直联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通过光纤接入大用户接入装置,由大用户接入装置通过SDH网络与子站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