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4806.8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虹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芯单元 过滤结构 滤芯本体 上过滤层 下过滤层 支撑板 滤芯 内侧边缘 外侧边缘 上端盖 下端盖 排布 分体设置 过滤效果 上端面 下端面 流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芯,其包括:滤芯本体、支撑板、上端盖以及下端盖;滤芯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滤芯单元和第二滤芯单元,第一滤芯单元连接于支撑板的一面,第二滤芯单元连接于支撑板的另一面;任一滤芯单元包括:若干自上而下排布的微过滤结构;任一微过滤结构包括: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上过滤层的外侧边缘连接于下过滤层的外侧边缘;上方的微过滤结构通过其下过滤层的内侧边缘连接于下方的微过滤结构的上过滤层的内侧边缘;上端盖连接于滤芯本体的上端面,下端盖连接于滤芯本体的下端面。本发明的滤芯的滤芯单元由若干自上而下排布的微过滤结构组成,其使得滤芯单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进而增大了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滤芯。
背景技术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水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其生活饮用水的来源是由自来水公司集中供给的。虽然自来水厂生产的水是符合饮用标准的,但是自来水在管网中,被长距离管道运输,管网部分会因长期使用而陈旧老化,使得管网内部产生铁锈等有害物质。
另外,目前普遍采用的利用高低位水池等进行二次供水的方式,城市高楼水箱和楼群蓄水池不清洁或常年使用不消毒,由于水池内的水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死水状态,容易导致细菌繁殖,造成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使细菌、病毒和藻类繁殖,再加上原有的氯及氯化物、铁锈、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使水体浑浊,其害无穷。因此,在各种污染日益加重的环境下,应当确保使用的水是干净的、健康的。
目前,主要通过具有滤芯的过滤器对生活饮用水进行过滤。然而,现有的滤芯比表面积相对较小,进而限制了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滤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滤芯,其包括:滤芯本体、支撑板、上端盖以及下端盖;
所述滤芯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滤芯单元和第二滤芯单元,所述第一滤芯单元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面,所述第二滤芯单元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面;
任一滤芯单元包括:若干自上而下排布的微过滤结构,上下相邻的微过滤结构之间具有过滤间隙;
任一所述微过滤结构包括: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所述上过滤层的外侧边缘连接于所述下过滤层的外侧边缘,所述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之间具有过滤间隙;
上方的微过滤结构通过其下过滤层的内侧边缘连接于下方的微过滤结构的上过滤层的内侧边缘;
所述上端盖连接于所述滤芯本体的上端面,其具有上通孔,所述下端盖连接于所述滤芯本体的下端面,其具有下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所述滤芯单元整体上为半圆筒形。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所述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均为一半圆环形的层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上下微过滤结构之间、上下过滤层之间的连接处均平滑过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所述过滤间隙沿远离连接位置逐渐增大。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所述第一滤芯单元和第二滤芯单元均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所述第一滤芯单元和第二滤芯单元由改性超高分子量的PE材料烧结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滤芯的改进,所述支撑板的两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微过滤结构相配合的若干限位凸起,任一面的若干限位凸起对称地分布于所在面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虹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虹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池的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