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眩光的准直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1201.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意顿光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李唐明 |
地址: | 510380 广东省广州市中国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眩光 透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眩光的准直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上对光线起到配光作用的主体部分为旋转对称体;透镜本体沿对称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出光端和入光端,出光端的径向宽度比入光端大;入光端与出光端之间,沿外周向为透镜本体的侧面;还包括一个环形消眩坝,该环形消眩坝与透镜本体可一体成型或作为独立部件与透镜本体固定安装。本发明的准直透镜,在保证透镜中部最强光线无阻挡出射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眩光而几乎不降低光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光学系统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眩光的准直透镜。
背景技术
LED照明芯片已经是较为广泛应用的照明技术,LED芯片经过初步的封装后已经完成了初次配光,由封装组件完成,初次配光后具有一定的随机设计的发光角度,在应用于照明灯具上时,往往还需要再次配光,即二次配光,以根据具体照明场景的应用需求完成配光设计,比如室内照明、路灯照明、舞台照明、景观照明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的细节和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前单纯追求高亮度高光效,逐渐关注于颜色舒适和低眩光的照明感受。对于防止眩光的方法,现有技术通过在透镜外加消光筒以及遮挡透镜中部出眩光的位置等的方法,都可以起到降低眩光的目的,但是都会大大降低出光效率。其中,加消光筒或者格栅的结构会均匀的挡住各个角度的眩光,但是也无差别地吸收掉了透镜各个位置出射的本来不会形成眩光的光线,降低光效;中部加消光件的结构可以只挡住中间部分的出射光线,但是由于LED光源正向出光最强,这种消光方式还是会造成很大的光损失(光通量损失一般大于20%左右)。另外更大的问题是,随着LED功率密度越来越高,COB封装的LED光源功率越来越高,损失的光通量会形成很大的热,很容易造成挡光材料的老化甚至熔解,极大限制了相关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在保证透镜中部最强光线无阻挡出射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眩光而几乎不降低光通量的准直透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之一为:一种防止眩光的准直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上对光线起到配光作用的主体部分为旋转对称体;透镜本体沿对称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出光端和入光端,出光端的径向宽度比入光端大;入光端与出光端之间,沿外周向为透镜本体的侧面;
入光端中间设有内凹的光腔,光腔内壁包括位于顶部中间的第一入光面和位于第一入光面外周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入光面的法线方向与对称轴在第一入光面的下方交叉;
第一入光面的下方用于放置LED光源,LED光源正面朝向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的法线方向经过LED光源的发光表面;光线从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射入透镜本体内,并自出光端表面朝向对称轴延伸方向的远端射出;透镜本体的侧面将自透镜本体内射至侧面的光反射向出光端射出;
出光端的上方中间设有一环形消眩坝,环形消眩坝与透镜本体同材质且一体成型;环形消眩坝将出光端分隔为位于中间的第一出光面和位于外周的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位于第一入光面上方,自第一入光面折射至的光线从第一出光面射出;第二出光面位于透镜本体侧面的上方,自侧面反射至的光线从第二出光面射出;
环形消眩坝自透镜的出光端向上延伸凸起,环形消眩坝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面和相对的外侧面,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径向厚度逐渐向上方收窄,且内侧面和外侧面在出光端上的轴向投影不超出环形消眩坝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消眩坝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为磨砂表面。
优选的,所述环形消眩坝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自下而上逐渐相互靠拢,内侧面和外侧面在顶端处设有圆角过渡。
方案之二为:一种防止眩光的准直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上对光线起到配光作用的主体部分为旋转对称体;透镜本体沿对称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出光端和入光端,出光端的径向宽度比入光端大;入光端与出光端之间,沿外周向为透镜本体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意顿光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意顿光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晶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控光装置、设计方法及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