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婴儿床长度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8742.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妍 |
主分类号: | A47D7/01 | 分类号: | A47D7/01;A47D15/00;G06T3/40;G06T5/00;G06T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婴儿 长度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长度调节系统,包括:长度鉴别设备,设置在婴儿床的下方,用于基于预设婴儿轮廓从现场滤波图像中识别出婴儿目标所在的婴儿图像区域,并基于所述婴儿目标在所述现场滤波图像中的景深以及所述婴儿图像区域的最大纵向长度计算出所述婴儿目标实际的最大长度;自动加长机构,用于在所述婴儿目标实际的最大长度大于婴儿床当前长度时,对所述婴儿次执行自动加长处理。本发明的自动化长度调节系统设计精密、运行可靠。由于在针对性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测量到的婴儿目标实际的最大长度确定是否执行婴儿床的自动加长处理,从而提升了婴儿躺卧的舒适程度和安全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婴儿床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具,是在现代时尚家具的基础上,将组合智能、电子智能、机械智能、物联智能巧妙的融入家具产品当中,使家具智能化、国际化、时尚化,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是新贵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家具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智能家具产品组合智能打破了传统家具的组合模式,充分发挥了用户的主观创造性(DIY),外形尺寸、组合模式不再是家具生产厂家说的算,而是用户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家庭空间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自由搭配。人们通过将家具功能拆分、单元化加工,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件产品,产品可以通过产品的排列叠加进行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两处重要的发明点:
(1)对非线性插值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探析,以确定是否满足目标检测要求,在不满足目标检测要求的情况下,增加多元回归插值处理环节以保证图像插值效果;
(2)在针对性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测量到的婴儿目标实际的最大长度确定是否执行婴儿床的自动加长处理,从而提升了婴儿躺卧的舒适程度和安全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长度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长度鉴别设备,设置在婴儿床的下方,用于接收现场滤波图像,并基于预设婴儿轮廓从所述现场滤波图像中识别出婴儿目标所在的婴儿图像区域,并基于所述婴儿目标在所述现场滤波图像中的景深以及所述婴儿图像区域的最大纵向长度计算出所述婴儿目标实际的最大长度;
自动加长机构,与所述长度鉴别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婴儿目标实际的最大长度大于婴儿床当前长度时,对所述婴儿次执行自动加长处理;
所述自动加长机构包括无刷直流电机、伸缩杆和重量传感器,所述无刷直流电机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下方;
高清摄像头,设置在婴儿床的上方,用于对婴儿床所处场景执行摄像操作,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现场高清图像;
畸变校正设备,设置在婴儿床的下方,与所述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现场高清图像,对所述现场高清图像执行畸变校正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畸变处理图像;
第一插值设备,与所述畸变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畸变处理图像,对所述畸变处理图像执行非线性插值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第一插值图像;
信号提取设备,与所述第一插值设备连接,用于基于预设基准床体子图像从所述第一插值图像中提取出与预设基准床体子图像相同尺寸的待处理子图像,将所述待处理子图像与预设基准床体子图像相减以获得差值图像,计算差值图像中像素值非零的像素的数量,当非零的像素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像素数量阈值时,发出床体未识别信号,否则,发出床体识别信号;
第二插值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值设备和所述信号提取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床体识别信号时,将所述第一插值图像作为第二插值图像输出;
所述第二插值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床体未识别信号时,对所述第一插值图像执行多元回归插值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第二插值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妍,未经宋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图库选择及数据写入功能的印卡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